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及培育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俞志飞
[导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带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多元化特点,且构建路径也较为多样。本文主要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路径和培育机制开展分析
        俞志飞
        保山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678000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带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多元化特点,且构建路径也较为多样。本文主要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路径和培育机制开展分析,如下表述。
        关键词:中华民族;跨民族友谊;共同体意识;心理路径;培育机制
        跨民族友谊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心理路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路径之一,心理路径又分为情感路径、认知路径以及行为路径。以心理路径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机制可深化跨民族友谊。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和培育机制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心理路径
(一)情感路径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产生影响。积极情况可以带给跨民族友谊双方更多积极感受,双方可以从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和存在感。在积极情感的引导下,即便友谊双方出现相反观点,也可以在相互尊重、彼此欣赏的前提下协商解决。由此可见,跨民族友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所起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跨民族友谊下可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二是在跨民族友谊下可形成友谊双方彼此在情感上的依恋;三是友谊双方可自觉将对方纳入进来以此构建共同体。难以掌控是情感的特点,因此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消极情感的影响,比如误解、愤怒等。因此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消极情感的调节方式,尽量避免消极情感对各民族友谊的影响[1-2]。
(二)认知路径
        认知符号性和心理认同整体结构是共同体价值的重要体现。共同体认知路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符号的建构;二是心理认同的实现。跨民族友谊可以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秉持积极友好的态度借助对方都能理解的文化符号来接纳彼此心态。跨民族友谊交往需要促使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共同体视域下的文化融合体。文化融合体的构建可促使各民族成员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三)行为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平台就是友谊。跨民族友谊可促使各民族人民友好交往。友谊中的亲社会行为,如帮助支持、陪伴娱乐、价值肯定等可加深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在跨民族友谊的促进下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路径作为共同体意识构建路径之一,各民族在帮助与支持、陪伴与娱乐、价值肯定的过程中可促使个体之间的友好交往,逐步构建起精神共同体、地缘共同体,以此为基础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关学者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五方面的互通,分别是心、情、语、文、政。实现上述五方面的互通可构建起高质量的跨民族友谊[3]。


二、培育机制
(一)“上位—宏观”培育机制
        “上位—宏观”层面跨民族友谊培育机制主要是在国家制度支持下,社会风气熏陶下以及社区和学校环境引导下构建共同体。跨民族友谊的培养离不开国家制度的支持,国家制度是跨民族友谊的刚性保障。民族交往和社会活动受利益分配的影响较大,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可促使跨民族友谊共同体的构建。因此我国也借助了政策的作用,大力扶持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创造了良好条件。各民族经济发展协调制度的构建可以以民族间错位、均衡、帮扶等形式促进跨民族友谊的深入发展。立足宏观调控上分析,跨民族友谊的深度发展需要重视各民族人群在居住环境、职业、地域以及择校等方面配比的科学性,为跨民族友谊共同体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在国家制度的支持下可自上而下在社会内部构建出民族交往与融合的政治导向,以此加深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构建出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为跨民族友谊的构建创造浓厚的社会风气。社会各界也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各民族交往活动中来,可出资赞助各民族交往活动相关赛事,带动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可为跨民族友谊的形成创造坚实的群众基础。跨民族友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依靠学校和社区的作用。社区和学校可为跨民族友谊的形成提供更具多样性的环境。一般性友谊个体或者群体之间逐渐积累起来的相似点明显多于差异时,两者之间产生友谊的可能性较大。各民族也是一样,当不同民族个体或者群体具备的学习经验和工作经验一样时,他们相似度会更高,此时跨民族友谊实现的几率也就越大。因此构建多样化社区和互嵌式社区可促使不同民族个体尽量在相同的环境下接触,这对跨民族友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4]。
(二)“下位—微观”培育机制
        立足微观层面上分析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离不开家庭和个人的努力,期间配合相应的干预机制可以影响个体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包括友好交往的正能量和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消除各民族持有的偏见,因此各民族个体要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高质量的跨民族友谊。影响跨民族友谊的因素较多,如个体适应能力、个体跨文化能力以及个体具备的民族观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需要重视对个体能力的培养,为跨民族友谊的形成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本文对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路径和培育机制的分析,希望对该领域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梁静,杨伊生. 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及培育机制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7):207-214.
[2] 管健. 跨民族友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4):217-222.
[3] 姜永志,白红梅,李敏.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及实现路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7):212-218.
[4] 任秀,霍苗,童童. 民族高校辅导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现代交际,2021(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