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语文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9期   作者:余童茜
[导读] 语文学科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泛
        余童茜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 广东 中山 528421)
摘要:语文学科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泛。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就要从教学方法着手。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拓展逻辑思维,培养理解抽象问题能能力。使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繁琐的问题变得形象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问题可视化,让学生方便归纳或者扩展。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非常广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清晰作文思路等,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及课文进行死记硬背,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无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欲望。初中语文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教学,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也可称为脑图、心智地图、概念地图、灵感触发图等。思维导图是指以图形思维形式表达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思维导图的方式简单实用[1]。思维导图将各级主题型的关键词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丰富的图像及鲜艳的色彩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理解记忆。思维导图作为人们思考的辅助工具,是以一个中心思想或者主题以辐射的形式连接所有表达延伸想法关键词的图解方式。人类的大脑有发散性的特点,可以由一个点延伸出无数个点,思维导图可以将每个点之间进行连接,形成立体结构,帮助人们进行思考。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作为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辅助工具[2]。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将很多零散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整合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课前预习中,语文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课堂笔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做课堂记录,不仅浪费时间还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如果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教师讲课的重点,同时还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是由图和线组成的网状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在课后巩固复习中,学生往往因为懒于整理导致内容的混淆,或者因为语文知识点比较乱,找不到复习的方向。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可以方便学生整理复习思路。
        思维导图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整理、消化、巩固和掌握,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深度,使语文教学效率变得更高。例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背影》学习中,学生可以将背影作为主题,接下来画出几个主要分支:难忘背影、买橘分别、怀念背影。再对每个主要分支进一步细化。从思维导图的整体可以看出文章的写作顺序,并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比如记叙文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和抒情等;记叙顺序有顺序、插叙、倒叙、补叙等;表达手法有白描、衬托、悬念、夸张等。思维导图将各种基础知识贯穿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影响非常大,因此阅读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其中还分别有古典文学阅读和现代文学阅读。阅读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古典文学中包含了大量古今异义的字词,在进行阅读时时常出现不知道字词古义的现象。语文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古典文学指导,将古典文学内容变为图像并进行规律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在现代阅读中,语文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拓展发散思维,将阅读与思维导图结合到一起最大程度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现代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先绘制出阅读整体内容的示意图,然后再进行分解,将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以及表达的情感进行细化,使学生增加对阅读内容的好奇,以此激发学生进行主动阅读。
        语文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如果加入丰富的色彩,就会激发学生的大脑活跃性,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提高阅读的效果。语文教师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内容以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再引导学生在清晰的思路中自行绘制出阅读的思维导图,最后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修改指导。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爱莲说》为例,语文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主题设为“莲”,以莲花的形态画出花蕊和四个花瓣。让花蕊和每个花瓣都代表一个关键词,花蕊代表莲化的品德,四个花瓣分别代表莲花的外表、莲花的气质、莲花的香气以及莲花的生长环境。让学生直观的看出本文是通过莲花的外表、气质、香气和生长环境来赞扬莲花的高尚品德。并且将本文看似杂乱无序的内容变得层次分明,让学生找到理解的思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再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小石潭记》,语文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加入鲜艳的色彩,用由浅到深的颜色来绘制听见声音、看到小谭、望向西南以及坐在谭上这四个部分,表示文中内容的不断深入以及作者的感情活动越来越丰富,让文章本身变得更有层次感。教师还可以用跳跃性的颜色来绘制不同部分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文章内容的深刻印象。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写作可以帮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体会。写作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形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拟定写作的题目和提纲,让学生围绕中心点挑选写作需要的素材,并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扩展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要将发散思维连接在一起,形成规律性,让学生在规律中加入自己积累的知识,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关于“微笑”的习作中,在思维导图中教师可以使用拟人的手法帮助学生确定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细化背景、情节和感受,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用生动的语言来丰富作文的内容。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激发对语言的敏感性,促使学生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可见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记忆基础知识,让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二超.思维导图指导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探讨——以统编初一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实践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06-107.
        [2]甘冰如.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骆驼祥子》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02):8-11.
        [3]任秀梅.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作文构思、作文立意[J].安徽教育科研,2021(02):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