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花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 214251
摘要:近些年来化学领域发展迅猛,学生除了在高中阶段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但是现阶段化学课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化学课堂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开展,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将项目化学习应用到高中学科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本堂课以化学学科为背景,开展了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润唇膏设计制作体验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字:项目化学习 化学实验 融合
一、教学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学科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能源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在解决人类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校化学专业的主力军—高考化学考生,除了在高中阶段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但是现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课程压力大,化学课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而且目前化学课堂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开展,尤其是以高考为导向的化学教学就使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开展难上加难,所以纸上谈兵运用难就成了高中化学最大的难题。
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课程综合运用程度不够和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将项目化学习应用到高中学科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教师,应以项目化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以此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复杂环境变化的创新人才。本堂课以化学学科为背景,开展了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润唇膏设计制作体验课,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出价格低、安全无害以及有效成分高的润唇膏,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非常明确地强调,要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因此,将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设计好驱动性问题,是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本课以“秋冬天气影响下,我们的嘴唇常常会出现干燥、开裂和唇色暗淡、唇纹加深”的情况为情境,以“如何保护我们的嘴唇”为驱动性问题,进行任务驱动。
三、目标界定
依据安德森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四个维度来建构活动目标。
事实性知识:回答“是什么”,即润唇膏的成分是什么;
概念性知识:回答“为什么”,即项目意义,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设计出价格低、安全无害以及有效成分高的润唇膏,解决秋冬嘴唇干燥得问题;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做”,即实验方案编制;
元认知知识:回答“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即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学科知识的迁移。
综上,本课的活动目标构建如下:
价值体认: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出价格低、安全无害以及有效成分高的润唇膏,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成就感。
责任担当: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设计方案,制作展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组内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问题解决: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资料以及实验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设计方案,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创意物化: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设计出价格低、安全无害以及有效成分高的润唇膏。
四、评价设计
依据威金斯“逆向设计”原理,在“确定预期结果”后,我们就要设计评价,“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依据表现性评价理论,从唇膏的外观、气味、质地、安全性四个维度,设计《评价标准》。
五、教学过程:
本课依据项目化学习的特点,设计以下七个环节:
(一)、项目意义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真实情境:在干燥的天气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的嘴唇常常会出现干燥、开裂和唇色暗淡、唇纹加深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保护我们的嘴唇,除了多喝水,涂润唇膏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问题分析 涂润唇膏是一种好方法,但为什么一定要自制呢,为什么不能购买呢?不安全?价格高?无法个性化?学生头脑风暴一起寻找自制润唇膏的价值与意义。
(二)、项目方案
1.资料收集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促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各种奇思妙想,开拓思维空间。
2.方案设计 学生根据世界各大知名品牌润唇膏的成分以及自己如何DIY可以吃的润唇膏等相关资料确定制作润唇膏需要的必备成分,并且根据需要制定有自身特色的润唇膏。
3.实验准备 学生根据方案去实验室准备相关实验仪器。
(三)、项目实施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任务进行一定的界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1.方案分享 教师对润唇膏成分解读后,各小组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讨论调整,最后小组间方案分享。
2.材料选择 教师提前准备好学生所需材料,各小组派代表根据方案所需上台领取。
3.制作体验
(1)选取材料: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钥匙、橄榄油浸泡油(油)、蜂蜡(蜡)、乳木果油(脂)、甜杏仁油(油)、维生素E、各种颜色的可可脂(调色)、学生所带其他可食用调色、调味剂[1]。
(2)制作方法:称量一定质量的原材料,其中油∶脂∶蜡质量比为5∶3∶(3) 把称量好的油、脂、蜡及其他调色、调味剂放入烧杯,边加热边搅拌,
直到黄蜂蜡完全融化,将混合物趁热倒入空唇膏管内,冷却后即可使用。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小组所设计的最佳配比方案进行润唇膏的制作。
(四)、项目呈现
自制润唇膏的初次呈现,旨在发现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明确产品的优化路径,为最终呈现做准备。
(五)、项目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根据之前的探究,对设计项目进行评价,再反思实验中的问题。学生将对原本的实验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完善,借此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理解,并且回归初始问题的解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2]。
1.对比标准 参照标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2.方案优化 根据评价标准及同伴、老师建议进行方案优化。
(六)、项目推荐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自己改进后方案及产品再次分享。学生投票选出心中最佳。
1.产品展示 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分享设计理念,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得失。(图片)
2.体验分享 涂抹自己制作的润唇膏在嘴唇上,体验润唇膏的保护和保湿的效果,分享涂抹感受。
3.推选最佳 各小组推选三名学生作为代表,投票选出心中最佳。
(七)、活动小结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将制作好的润唇膏当做冬日里最温暖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表达自己的最诚挚的祝福,一份小小的礼物承载着彼此最温暖的感情。
六、教学反思
(一)、优点
1.在教学设计上运用了威金斯“逆向设计”原理即评价先于教学。
2.在教学策略上,通过驱动性问题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学习支架的提供,推动了事实性知识的学习,从老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
3.在教学评价上采用“表现性评价”策略,通过评价标准的确定学生开展活动,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不断建构完善知识。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在头脑风暴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生参与过程,所以分组之前,老师需要充分掌握班级同学的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胡小莳,严国俊,卢欢,等. 中药润唇膏制备工艺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6):62-63.
[2]叶盛陈迪妹.基于STEM 教育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探究——以“自制润唇膏”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8(0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