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9期   作者:任智龙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初中地理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该学科在内容上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等特点,不易被初中生所接受
        任智龙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三中学843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初中地理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该学科在内容上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等特点,不易被初中生所接受。这就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导入
        1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1.1故事导入
        从年龄特征上看,初中生还是比较喜欢听故事的,所以地理课就可以从用故事来导入。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时,教师就可给学生讲述《回家》的故事,某学生下午放学后,老在学校门前跳,问其原因,答曰:“老师讲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我家在学校西面,我跳一跳,地球向东转一转,跳一跳,地球转一转,我多跳一会,不就回家了,这也不是省去了我走着回家吗”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该故事一则与所讲的课堂内容相关,二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觉得地理课还是比较有趣的,就会愿意随着教师的讲授,进入学习状态,学到相应的知识。讲故事虽然很有趣,但教师一定要把握住一点,要使所讲故事紧扣课文内容,不可漫天乱讲,要善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的内容上来,而不要只为兴趣而讲故事,否则就背离了课堂的主题。
        1.2场景导入
        一些学习内容之所以枯燥乏味,是因为太过理论化,脱离了生活实际。若将地理课的导入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让他们在学习课堂上找到生活的影子,就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一课的理论知识也是比较无趣,教师就可以从学校周边的自然景色导入,如春天的山花烂漫、夏天的满山新绿、秋天的红叶遍野、冬天的白雪皑皑等,都是初中生所熟悉的场景。若拿来作为一节课的导入,不但自然,还十分吻合所讲授的内容。再者,提起这些身边的场景,学生个个都会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中的现象,他们自然也会更愿意一探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的究竟,学习效果当然会更好一些。
        1.3话题导入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阶段,总会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鲜的、热门的话题,而且有许多都与地理有关。若教师能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在上课时信手拈来,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授《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时,教师就可以由近几年持续升温的旅游业说起,可以青藏高原为例,向学生讲述那里随处可见的大面积冰川,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还有高原上的一汪汪湖泊,湛蓝如镜的天空,以及一群群藏羚羊,这些都会让学生心生神往,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由青年所喜爱收看的世界杯,导入不同地域的生活特征等。总之,凡是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热点,都可以拿来作为地理课教学的导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探析
        2.1生本理念
        教学中的生本意识,是被广泛推崇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体现在具体教学中,就是要讲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然后通过合作讨论,理解其要义,把握其主旨,并自己完成作业,相互评阅作业。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和“导”,就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相关的问题,把握学习目标,引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最需要的时候,进行适时的指导,最后做好学习评价。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是教师要把更多的阅读、思考、讨论的机会还给学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多变的天气》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什么是天气天气有哪些具体表现我们身边的天气现象大约有哪些类型有了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阅读教材,找出并归纳结果,形成最终的知识能力。

当然,教师的问题不能都如上述那样简单,否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一定还要准备一些稍有难度,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得费一番精力才能解答的题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样是学习《多变的天气》,教师还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下雨的实质是什么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下雪不冷消雪冷为什么冬天的风比夏天的风冷等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好处是,让教学与生活充分联系,不但会使学生觉得地理学习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还能真正从生活到书本,深刻领悟地理知识的精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2融入生活
        无论什么学科,若脱离生活实际去教学,必然是死水一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师也没有教学的激情,最终是费了好大人事,却收获不多。反之,如果把教学带入相应的生活情境,那情况就会大有不同,因为有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或者有了生活的需求等,就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因为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就会使学生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学习中自然会更加认真,从而体会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许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地理知识,会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能指导自己的生活,会在日常生活里用得到,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比较难理解,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充分联系生活,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可见,地理课堂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会使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其效果自然不差。同样以《多变的天气》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天上的云,来判断天气状况。夏天来了,天空若挂着一溜一溜的云彩,像撕开的棉花丝,轻盈漂浮,一般是晴天。天空出现一缕缕瓦片一样的云彩,多半是太阳毒辣的大晴天。若是暗黑的云,从天的一角推移过来,并且吹来一阵阵凉风,让人感到冷意,则可能就是一场躲不过去的大雨。倘若风卷云涌,云层厚重,云呈现出黑褐色甚至黑中带黄,或者夹杂电闪雷鸣,那多半是一场大暴雨或伴有冰雹。这是由生活经验的积累到地理知识的形成,这样形成的知识,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并长期记忆。
        2.3自己动手
        2.3.1绘制地图
        例如,学习了地图知识后,教师可以指导初中生丈量并绘制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地图,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他们会主动地几个人组成小组,丈量记录,有了具体数据,他们就可以聚在一起,按照教师教给的方法进行绘制。绘制之前,学生应准备好硬度适宜的纸张、绘图铅笔、彩笔、三角尺及圆规等工具,先在纸张上标出指北符号,确定好东南西北的方位,用铅笔描绘出地图的大致轮廓,再用尺规进行精细化的修改。等修改完毕,就用粗一点的线描定地图界限,然后在不同区域填充上不同的颜色,最后在不同板块里标注清楚相应的名称,一张简单的学校周边环境图就绘制成功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绘制自己家乡的地图、自己上学的路线图等,以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2.3.2手工制作
        初中地理教学中也可以有一些小型的制作,如指导学生制作学校地形图。首先让学生自行准备小木板、小刀、直尺、橡皮泥、树枝、树叶等各种材料,指导他们在小木板上绘制出学校的各种设施草图,再让他们在草图上堆积塑造出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实验室、仪器室、食堂、厕所等设施(我们学校没有楼房),定位出人行道、中心花园、小花园、操场等位置。大致差不多了,就可以上色,做出平房及瓦房的颜色及形状,最后再用小树枝制作出行道树、花园苗木花卉、花园边上的桌椅,做出旗杆、国旗,学校环境模型就大功告成了。
        结束语
        总之,初中地理虽然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花较多的时间去背诵记忆,为许多初中生所厌烦,但学生也必然有其兴趣所在。只要教师能找对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策略,投其所好,就一定能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使地理教学在轻松愉快中出成效。
        参考文献
        [1]何陈欣.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8).
        [2]叶伟.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