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种子的萌发》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9期   作者:唐侨颖
[导读] 《中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于2016年正式发布,这一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唐侨颖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广东深圳  518107

        《中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于2016年正式发布,这一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着力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就是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本文以《种子的萌发》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中渗透“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在上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种子的结构,而这一章教材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阐述,就从种子的萌发开始。在这一节中,教材安排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结论。本节课中的探究是对之前所学习的探究实验体验的深入,也为下节课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以及以后的实验探究打下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推断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影响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行探究实验,再一次明白观察、实验和思考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科学就在身边;
        2、小组实验创造机会体验团队合作过程,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通过体验实验探究,提高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二)教学难点:在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素养主要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本节课内容主要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他们热情高涨,充分感受小组合作和探究的乐趣,他们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从而在这过程中提升了科学探究素养,效果良好。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