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谦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温州 325000
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都注重知行合一。这两者关系相互融合交叉,但又并非完全对应和被包容,应统筹考虑实施。近年来,温州市以全国区域性推进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市为抓手,在区域内积极推进综合实践、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出新时代温州实践教育的新风貌。
一、劳动与研学实践融合发展的背景
(一)融合开展的课程形式。根据近年来的政策我们可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是当前和今后校外教育的三大课程类型,形成校外教育的三大课程支柱。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对应的是考察探究体验,劳动教育对应的是价值体认。两者在课程形式上都注重实践形式,多学科课程融合并举。
(二)融合实施的工作要求。具体表现为实施内容的可融性,依据《劳动教育实施意见》与《研学旅行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教育性、综合性、实践性、评价多元性等方面要求具有共性,文件表现在育人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实施对象、学科融合、基地建设、保障机制、评价推广等各方面,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都注重知行合一。比如,都要求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可以在研学实践中体现,研学实践可以结合校外劳动教育开展。
(三)融合发展的温州优势。温州古称“瓯越”,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这片大地上,丰富性与独特性并存的自然风貌,加上历史性与时代性并具的人文底蕴,为开展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近年来,我市贯彻“社会即学校”“实践即育人”的理念,主动先试先行,着力联动行业部门力量,打造实践资源平台,坚持实践育人,是温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统筹融合,即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方案实施要求。
二、劳动与研学实践融合发展的温州探索
(一)以政策引领发展
2014年,经省教育厅推荐,温州市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区域性推进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市。2015年,温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温州市校外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温州市推进区域性校外教育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首次推出“1+X+Y”模式。2016年温州市教育局印发《温州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会类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及《温州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考核办法(试行)》。
2018年,10部门出台《温州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7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2020年8月10日,温州市教育局出台《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正在征求意见中。
温州在 “未来教育”框架体系下,围绕“未来学生”培育目标,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坚持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方向引领,教育技术中心、教研部门建立教研协同共同体,普通中小学和实践学校(基地、营地)紧密联系,构建起多方位、立体式的温州实践教育共同发展的模式。
(二)以创新提升发展
1.创新温州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温州首创并积极践行“1+X+Y”区域性基地建设模式,即各县(市、区)建成1个综合实践中心基地,配置X个分基地,Y个校内小基地,打造温州综合实践网络化阵地。
在市级层面,开展不同类型的基地场所创建,与文旅部门合作开展研学实践基地评创,与共青团合作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认定。现有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80个、营地22个(其中公办营地5个,公办基地13个),共102个。国家级研学基地1个,省级研学基地8个、营地3个。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7家,省级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45家,校内小基地92个,累计接待总量达到622万人次。在县级层面,各地紧扣全市统一部署,积极跟进,如鹿城区推进社会大课堂基地建设,全面纳入研学旅行体系;瓯海区与部门联动共建研学基地,打造劳动示范区;永嘉县建设十大研学旅行基地;瑞安市委书记亲自为瑞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曹村基地代言打广告;文成县以伯温文化研学为主线,开发六大课程群,全域推进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等等。
温州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根据公办和社会类《考核办法》,分别开展年度考核和动态管理。公办基地以年度考核为主,考核结果作为区县局对校长考核的重要依据;社会类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为主,实行准出准入制度。
温州创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为实施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教育在基础环境建设、课程开发落实、安全服务措施等方面的构建强有力的生态圈。
2.创新实践教育的教研培训
教师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实践课程的能力是确保实践活动常态化的基础。根据实践教育教学目标,结合我市实际,成立教研大组,采取“主挂+副挂”方式,每个大组挂靠2个基地,每个基地最多可以上报2个项目主挂教研大组、2个副挂教研大组。目前有6个教研大组:安全教育与户外拓展、劳动教育与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与自然探究、创新教育与设计制作、法制教育与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文探究。
聘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担任兼职教研员,一人承担两个教研大组的课程活动建设、计划制定、实践活动评价、课题研究等,组织开展本教研组教师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各基地教师根据自己任教项目申报参加教研大组,按照“主教+助教”的要求,每个基地教师可以申报参加2个教研大组研修活动。
开展主题式培训,一是与高校合作、与专业机构合作,分层次开展基地师资培训,以培养教师的一岗多能、教学技能为目标,比如急救技术、采编技术等。二是立足于本地或本校,分项目或课程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基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比如畲族运动等。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与省市实践教育专家库,帮助更多教师参与高层次项目建设等。
经过几年区域性推进实践教育探索,秉持“凝聚共识、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温州已初步形成以教研带动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教研倒逼反思与改进各项工作,从而创新促进基地学校健康运行的新范式。
3.研发智慧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搭建联通政府、家校、师生、基(营)地和服务机构的云端服务平台,构建跨综合服务体系,这是一个集数据分析、课程推荐、基地管理、宣传交流、安全监等功能的综合平台。
实现营地基地数据、课程管理数据集中存储、交换与共享。系统采取“一级部署,多级应用”方式,满足多方载体,特别是钉钉未来校园,实现与浙江省电子学籍系统的数据互通。同时还建立综合查询统计,全面推行基地营地考核的阳光化,自觉接受师生、社会监督。实现课程数据、人流量管理数据的不同维度、不同指标的查询、统计,为劳动、研学成效评价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4.加强风控保障师生安全
积极发挥校责险的安全保障作用,通过校方责任险的投保,对学生校外活动和校外实践提供安全保障。每年开展保险经纪公司和市区校园方责任险承保机构考核外,委托第三方专业安全机构开展校园场所安全风险排查,出具排查结果报告,同时积极深入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编制印发全省首部《研学旅行安全指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吸引学生阅读、增加自我防范意识。以文成县为区域试点,针对学生外出的安全政策和安全责任的难点,开展安全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试行,以求得以突破。
(三)以项目推动发展
1.立足育人目标开发课程
我市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的实践教育课程开发遵循“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四大原则,体现“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发展性、创新性”五大基本属性,进行本土化、活动化、校本化的规划和设计。同时遵循“活动项目——特色活动项目——校本课程——精品课程”的发展轨迹,由“活动”走向“课程”,课程由“常规化”逐步走向“校本化、特色化”,追求“精品化”。
每年积极开展省市综合实践精品课程、课堂教学、优质课、微课等资源征集评比活动,校外实践基地已开发20大类619个活动项目;共培育了99门精品实践活动课程等,在历年的全国省市评选中,我市实践教育资源质量数量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汇编出版了《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精选》(两集)、《如歌的行板:温州实践基地建设与研学旅行》、《研学线路专刊》等成果集,逐步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融合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的实践教育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2.精品布局研学线路建设
温州校外劳动和研学实践资源齐备,基地星罗棋布,在“1+X+Y”的模式基础上,规划好线路建设。与温州大学合作构建我市中小学生十大特色主题线路(历史文化之旅、瓯越古建筑之旅、自然地理风貌之旅、职业体验之旅、数学探索之旅、民营企业之旅、传统工业之旅、现代农业之旅、红色之旅、安全教育之旅等),构建动态交织的实践基地网络群和课程体系。
联合温州文旅局、日报集团等单位,向全社会征集温州青少年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评选出38条中小学生精品研学线路。同时开展研学实践和劳动实践系列公益课程,社会反响巨大,宣传效果突出。
3.课题引领内涵发展
2017省级重点课题《“装备---教研”联动区域性推进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的研究》,2018年党建课题《发挥党员干部骨干作用推进研学旅行基地建设》,2020年省信息化规划课题《基于大数据下的区域研学实践教育探索研究》立项,以课题引领,推进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的温州实践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根据“事前确定主题、事中开展研究、事后提炼成果”的要求,将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编写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劳动(研学)手册、导学单等课程实施载体。探索“基地+”的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新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基地资源,并对“山水海”、博物馆、红色旅游等资源加以研发实施,增加探究性内容,设计趣味性活动,符合学生的需求。温州市在区域内积极推进课题的建设打造学校的品牌力,也让学校内涵发展焕发生机。
4.多方协同共同推进
成立了温州市劳动研学实践教育推进工作组。与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签订关于基地教师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植于企业力量的温州市研学旅行教育研究院、由温州人杂志社等161家单位、个人发起的温州青少年研学旅行协会、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纷纷成立,形成了“一会一院一中心”的温州特色的研学旅行生态圈,参与国内外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导师培训、公益活动、社会基地管理、宣传等工作,举办以“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为主题的首届国际研学旅行高峰论坛和首届中小学研学精品线路征集认定大赛,共同推进温州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的发展。
未来将依托温州“未来教育”体系,融合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合作,深化“行走瓯越”研学实践教育,打造“四方协同,社会助推”的劳动和研学教育“温州模式”,引导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的校外实践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