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611130
【摘要】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促进高中德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可视化工具。本文概述了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思维地图的定义,八种常见模式及其在德语DSD二级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地图;德语DSD二级写作
一、引言
教育部(2018)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思维品质列为德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高中德语课程应达成以下思维品质目标:能在母语思维的基础上,运用外语思维,获取多元视角,丰富认知体系,进行联系、比较、批判、反思,形成创新的思维品质,具体指德语思维能力、多元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德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对母语和德语及其他外语进行翻译、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丰富思维体系,从而运用多元视角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提高用双语或多语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素养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与语言素养等不同,思维品质相对抽象,思维品质究竟如何培养,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笔者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源自美国的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这一可视化工具,并将之应用于德语日常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作文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收效明显。可视化工具是指应用图像、线条、关键词或图表等视觉手段来表征知识,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直接刺激人的感官,促进个体和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媒介工具(徐晨红 蔡亚萍,2011,转引自 胥阳,2018(a))。思维地图作为新兴的可视化工具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实例来探讨其在德语DSD二级考试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二、德语DSD二级考试作文和思维地图
德语DSD考试是德语语言考试中唯一一个由德国官方举办的考试,凭借DSD二级考试证书和高考一本线成绩即可直接申请德国所有公立大学本科。德语DSD二级作文考试中,考生需要在2个小时内完成一篇结构完整,逻辑连贯的作文。内容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文章转述、图表信息提取和阐释,以及议论文。可以看出写作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是思辨能力。要求高、时间紧,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常常流露出畏难情绪,写出的作文也经常思维漏洞百出。笔者在接触到Thinking Maps 后,随即应用到备考的教学过程中。
美国教育学博士David Hyerle(大卫 海勒)(2007)在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用来建构知识、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工具- Thinking Maps, 即思维地图。它以脑神经科学为基础,把人类在思考问题时的八种基本思维过程,用 八个对应的图示来表达,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跟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思维地图的八个图示分别是圆圈图、气泡图、括号图、树形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因果图和桥形图,分别对应发散、描述、整分、分类、比较、顺序、因果和类比思维过程。
三、思维地图在德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使用策略及案例分析
1、流程图与写作过程
流程图,可视化地表示顺序排列的思维过程(杨瑜君、万玲,2018)。流程图主要用来列举顺序步骤等,有助于分析事件的发展过程,明晰事件发生的顺序(胥阳,2018(b)。德语DSD二级写作是一项大工程,学生经常觉得无从下手,笔者通过流程图,与学生一起梳理了写前、写中、写后三个阶段的任务,任务分解细化后,再通过流程图串联,学生非常容易理解记忆和实践。
2、括号图与作文框架
括号图,可视化地表示“整体-部分”之间关系的思维过程(杨瑜君、万玲,2018)。一篇完整的DSD二级作文由十个部分构成。通过括号图,十个部分一目了然,方便学生记忆。
3、圆圈图与话题准备
圆圈图,可视化地表示联想和定义(杨瑜、君万玲,2018)。明确作文主题后,首先需要发散思维,调动大脑中储存的关于主题的已知知识(Vorwissen wecken)。以2017年德语DSD二级作文试题为例。学校的体育课应该被废除吗?(Soll Sportunterricht abgeschafft werden? )利用圆圈图可以快速调动大脑中关于体育课的已知信息和经验,为写作做好前期准备。笔者引导学生做此练习时,共同绘制了圆圈图。
通过圆圈图发散思维,学生快速将大脑中关于体育课的经验和词汇激活。
既有助于对转述文章的理解,又为后面的议论文和发表个人观点准备了基础素材。
4、树形图与各种类型的统计图
树形图,可视化地表示分类的思维过程。树形图能帮助学生对事物或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提高学习效率(杨瑜君万玲,2018)。常见的图表类型都会在德语DSD二级作文题目中频繁出现。笔者引导学生使用树状图,对常用的图表,如柱状图、条图、扇形图和折线图,作出分类和归纳。
树形图清晰的反映出了常用的4种统计图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柱状图常用来对比大小、表现趋势和走向;条图用来描述状态和发展趋势;扇形图常用来对比大小和状态,总值是100%。折线图用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
5、因果图和论据(Behauptungen)整理
因果图,可视化地表示分析原因和结果的思维过程(杨瑜、君万玲,2018)。因果图能帮助学生分析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思考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结果或影响。同时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锻炼多视角思维。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收集论据时常视角单一,以体育课是否应该被废除为例,学生多从自己学生的身份出发罗列原因。凭借因果图,学生可以清晰地发现不同的视角,从学校的角度、体育老师的角度、体育课本身的角度寻找原因,训练多元思维和视角。
6、气泡图与图表描述性词汇
气泡图,可视化地描述事物特征(杨瑜、君万玲,2018)。气泡图能帮助学生观察和了解某一事物的特征,积累描述性词汇,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图表描述环节,学生需要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对趋势和发展进行细致地描述。气泡图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相应地描述性词汇。
7、双气泡与两种议论文形式
双气泡图,可视化地表示比较和对比的思维过程(杨瑜、君万玲,2018)。双气泡图能帮助学生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两个相似的
在德语DSD二级考试中,常用议论文结构形式有两种,即Lineal 和Dialektisch两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通过绘制双气泡图,能够迅速理解两种结构形式的异同,并且选择自己相对擅长的形式。
四、 反思与感悟
写作作为外语学习必须掌握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更是体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媒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由David N. Hyerle 创造的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学生还比较陌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思维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作文的完成度,又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常用的思维地图。在学生熟悉常用思维地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思维地图应用于所有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利用流程图整理历史事件,利用双气泡图对比两种化学物质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另外,思维地图只是用来提高学习效果的图式工具和笔记方法,因此没有必要完全生搬硬套八种既定的图式(赵迎庆,201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八种图式的基础上,结合心智图对地图进行再创造,充分利用线条和色彩的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必备品格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借助实用的工具,思维地图就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8年
2.Hyerle, D. & Yeager, C. (2007) Thinking Maps: A language for Learning. Cascade Pointe Lane Cary, North Carolina: Thinking Maps, Inc.
3.杨瑜君 万玲《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 古吴轩出版社,2018年
4.胥阳 “例析概念图 思维导图和思维地图的区别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中学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4期(a)
5.胥阳 “例谈思维地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年1月,(上半月)第41卷(b)
6.赵迎庆 “例析思维地图在高中英语阅读习题讲评中的运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