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中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9期   作者:文亮
[导读] 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新课程标准,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更加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文亮
        中山市小榄中学

        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新课程标准,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更加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次新课标修订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基本理念从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为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中国公民。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中信息素养的获得率较低。一是信息技术是工具型学科,基于基础学科之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端分化严重;二是信息技术是技术型学科,涵盖丰富技术分支,学生兴趣爱好多元,学习需求繁杂;三是信息技术是应用型学科,具有丰富网络资源,学生难以自我控制,学习专注力差。要达到培养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采用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作用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课本的作用是引导学习方向,提供基本素材,它面向全体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不仅不能解决学生多元化的实际难题,还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关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要的方法有:多素材引入,多问题联动,多形式教学等。
        如:粤教版必修1《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采用多素材引入,根据学生爱好准备科技、动漫、游戏、音乐等各种视频及图片,刺激不同爱好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第二章信息的获取,采用多问题联动,在寻找信息的一问一答中,活跃气氛;第三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采用多形式教学,情景再现,角色扮演,丰富课堂形式,获取更高的关注度。
        二、多元任务驱动,推进分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眼球,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就只能昙花一现。分层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是因材施教的典型代表,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时空内,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呢?我们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设置多元任务驱动,推进分层教学。
        多元任务驱动是指通过设置多样任务要求,分步开展、分层实施推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一般采用以学习目标为根的树状任务架设,对于复杂问题可采用图状任务架设。
        如:粤教版必修1《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表格的加工与表达,教学目标是单元格的运用。

单元格主要分为单元格的设置和单元格的运算两个方向,根据学生的特点分为三种任务驱动:一是针对兴趣高、基础好的学生,设置“旅行计划费用表”——“旅行可行性报告分析表”——“旅游公司线路报告表”任务链;二是针对兴趣高、基础弱的学生,设置“班级卫生评价”——“班级学习评价”——“班级综合评价”任务链;三是针对兴趣不高的学生,设置“图形迷宫”——“数字迷宫”——“数组迷宫”任务链;
        三、节点目标达成,保证教学效果
        多元任务驱动的根本在于形散而神不散,没有目标的多元任务只能是空洞无谓的浪费时间,甚至产生完全相悖的结果。只有通过设置各项任务达标标准,才能促进学生知识要点掌握,从而促进发散思维,形成多元知识结构树,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节点目标达成是指针对各知识要点或技术核心,通过设置分层节点,促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学习标准。节点目标根据知识点的属性可分为:针对概念及理论模型的单一目标和针对应用及实践操作的多层目标。
        如:粤教版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图形图像的采集,我们的目标是学会素材采集,图片素材采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专业网站获取、搜索引擎获取、外部设备获取、自我创作获取等方式。通过设置图片分类存放的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获取方式,统一完成图片存储,着重查看学生对获取图片的像素、类型等知识掌握;分层查看获取对象的实用性和延展性;延伸查看视频、动画的获取。
        四、立体教学评价,衔接课堂内外
        节点目标达成的好坏需要我们通过教学评价来完成,教学评价不是简单的一个分数或者几个等级,它有着三重作用:一是衡量学生目标达成度,整合教学安排;二是鼓励学生维护学习热情,形成兴趣爱好;三是衔接课堂内外促进自主探究,培养核心素养。
        立体教学评价是指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目标达成度进行判定,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评价方式。多采用实时评价,综合评定(自评+互评+师评),问题引导相结合的方式。
        如:粤教版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六章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本章知识难度较高,学生作品的优劣表象特别明显,这时可以通过自我作品对比、亮点挖掘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有困难学生;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中间层次学生;通过其他优秀作品展示、相关技术简介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
        五、运用创新实践,培养核心素养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知识的探索是无穷的,课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课后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丰富知识体系。如何在课后高效利用空隙时间吸引学生自主探究,是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创新实践是满足学生课后需求的最佳途径。
        运用创新实践是指通过基于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究,从而获取更多知识、丰富知识体系的过程。根据学生需求分为:参照知识应用调整的创新,参照知识深度延伸的创新,参照知识广度链接的创新。
        如:粤教版必修1《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搜索引擎的应用》,设置课后创新研究小组,通过设置“树状原理设计我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蚂蚁爬行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蚂蚁爬行在神经网络中的探索”等多元化、多层次创新任务,丰富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课堂引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通过多元任务驱动,推进分层教学;通过节点目标达成,保证教学效果;通过立体教学评价,衔接课堂内外;课堂延伸运用创新实践,培养核心素养。通过以上五步搭建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的解决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学生基础差异、态度差异及培养目标差异的问题。通过共享课堂不断构建更丰富、更有效的课堂资源模型和课后探究模型,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得率,促使学生自我突破,从而最终达到较高信息素养的学习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