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9期   作者:崔伟 韩香玉 王常芹
[导读]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近几年导致患者死亡最为主要的一大病因
        崔伟 韩香玉 王常芹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近几年导致患者死亡最为主要的一大病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脑梗死发病率在2008年高达200/100万人,且有逐年增多趋势,每年有约130万人死于脑梗死。即便患者存活,也有75%左右伴有各类残疾,如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分析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我院就收治的64例患者实施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缺血性卒中,传统中医也称为中风或卒中。目前随着老年化的发展,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血管弹性的下降,造成血栓形成,堵塞血管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老年性脑梗死是循环系统障碍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目前,临床上的救治方法不断进步,患者的病后生存质量也大幅度提升,致残率也有所回落。本科室采用优质康复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早期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系统性总结分析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康复护理服务的情况,旨在探讨优质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后对患者病后康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2017年1月-2019年10月治疗),由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协议书;②经头部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③瘫痪肢体肌力0~4级。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并发症;②具有心、肺、肾及肝等脏器功能损坏;③中途退出研究。研究组有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0.64±2.09)岁;右侧偏瘫15例,左侧偏瘫17例。参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34-92岁,平均年龄(61.08±2.11)岁;右侧偏瘫15例,左侧偏瘫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予以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处理,加强用药指导,积极监测生命体征,保障呼吸道畅通。观察组则加用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维持病房干净与整洁,保持病房内的安静,为患者营造舒心的治疗环境。病房内设置警报器,有任何异常及时上报。病房内尽量减少障碍物,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跌倒或摔伤。②心理疏导:本病患者发病急骤,进展快速,对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有轻生等念头。为此,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身心需求,尽量给予满足。同时,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来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③健康教育:包括个别指导与交流、小组讲座、观看录像、书面介绍、口头讲解、设置宣传栏以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使患者正视自身病情,避免过度恐慌或焦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患者出院前,要根据患者资料建立病理管理卡,对出院患者采取通电话、信访、家访以及门诊面访等方式,给予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④康复训练::良肢位摆放:卧床患者体位摆放是早期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严格遵循康复训练要求,可以防止并减少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典型骨形态的出现[3];早期肢体运动:早期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先做上肢关节再到下肢关节活动,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每侧肢体每次活动10~20分钟,每天2~3次,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渐减少辅助量;拱桥运动:患者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足平放床上,双上肢伸直,掌心向下,平放于床上,护理人员单腿固定患者患侧下肢,防止其下滑,双手放于患者臀部两侧,帮助病人挺起臀部;躯干运动:患者仰卧,双膝屈曲并拢,双足平放于床上,患者头肩转向一侧,护理人员辅助患者髋膝转向另一侧,完成肩髋的反向活动;运动平衡功能:患者下床训练活动和如厕时,需要护士或经过指导的家人在旁协助,以避免跌倒造成的二次伤害。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干预前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参考FuglMeyer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考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参考ADL评分),并比较。同时,运用自制量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总分为100分,其中不满意为<60分,基本满意为60~80分,满意为>8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
        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前Berg平衡量表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死作为中老年人高发性疾病,也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需引起重视。本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动脉闭塞或狭窄,进而诱发脑组织缺血与缺氧等出现软化或坏死。本病在50岁以上人群中多发,而且并发症较多,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
        开展有效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表现出显著价值[7-8]。具体护理期间,有效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方式,可利用耳穴埋籽法针对患者神门穴、皮质下等穴位实施按压,可充分调整大脑皮层兴奋性,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针对患者肾穴、肝穴与心穴实施按压,可获得滋补肾阴、疏肝理气以及明心安神效果;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运用可获得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效果[9-10]。从而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使其护理满意度获得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干预,可确保协同护理效果充分发挥,使患者预后获得显著改善,有效加快康复速度,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全方位护理服务工作,进而使护患关系获得有效和谐,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最终获得确切疾病护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运动平衡功能,还可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慕莉,霍艳虹.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经功能缺损情况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3136-3137.
        [2]徐敏.早期康复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5030-5031.
        [3]江建梅.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54.
        [4]陈瑞玲,李亚萍,许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0):3226-3228.
        [5]王玉霞,樊静.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9,43(10):1661-16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