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日本学前教育中的隐性文化逻辑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9期   作者:常雅文
[导读] 文化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学前教育必然要从文化背景入手
        常雅文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昆明市,650500
        摘要:文化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学前教育必然要从文化背景入手。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哀”元素和日本人的育儿观念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其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师幼互动、游戏等都透露出对幼儿体验悲伤情绪的重视。日本的学前教育关注悲伤情绪的体验,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日本;悲伤情绪;
        Absrtac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education. The stud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start from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Sadness" element in Japa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parenting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and games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sadness. Preschool education in Japan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of sadness, aiming to develop children's emotional,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Japan; sadness;


        教育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日本的学前教育对“悲伤”情绪表现出极大重视,一定程度受到传统文化中“哀”元素的影响。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解读日本学前教育对悲伤情绪的态度,发掘背后蕴含的文化逻辑,探寻其文化背景和教育表现。
一、日本传统文化中溯源“悲伤”
(一)“哀”元素
        “悲伤”、“忧郁”、“哀愁”等情绪常常出现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之中,拥有极高的美学地位,“哀”元素深深渗透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也是把握日本精神情感及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为日本文化带来巨大影响和独特魅力。“哀”作为日本民族性格中最深层的部分,深深渗透进日本文化之中,因而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因素。
        悲伤,在日本有着很高的美学和社会生活的价值。日本传统审美中还衍生出一个重要观念——“物哀”学说,人与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哀伤的幸福感”。可以说,“哀”元素不仅深深地融入了日本人的情感,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情趣和国民性格,成为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研究日本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文化敏感点。
(二)日本传统育儿观
        不同国家各具自己的内在文化根基,各国的学前教育也都反映了各自固有的文化逻辑,这种隐性的文化逻辑不容易得到改变。“哀”元素化为内在的观念和文化脚本深藏于日本的教育实践之中。日本传统育儿观将儿童时期视为那种令人时常萦绕在心头,值得留恋的永恒乐园,而不是进入成年人社会前的准备时期。正如《菊与刀》中所描述,日本人被束缚的一生中,幼儿期和老年期拥有最大的自由感。因此,幼儿可以尽情地体验多种情感,例如快乐、满足、愤怒,以及悲伤。很多国家秉持的育儿观受到多元文化影响,提倡“快乐童年”、“快乐教育”的说法似乎成为主流,成年人避免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感到悲伤、妒忌、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但日本社会普遍支持给予儿童最大的情感自由,鼓励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喜怒哀乐等多种复杂情感。在日本的育儿习俗里,日本的母亲和老师都十分熟悉悲伤和孤独感是教育儿童的工具,擅长使用“动之以情”的情绪教育方法求得儿童感情上的共鸣,当然也并不排斥悲伤的情绪体验出现在幼儿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中。在日本儿童的世界中,体验悲伤情绪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伤感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像羞耻与内疚一样,被视为日本生活中一种亲社会的情感,是把儿童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二、为何要让日本孩子体验“悲伤”
        学前期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充满情绪色彩,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主宰者,因此情绪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人的情绪表达和教育方式与其他文化相比,有着不同的之处。情绪教育中悲伤和快乐占据同等地位,或者说由于“哀”元素在日本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国民性格使然,悲伤情绪更受关注。
        “悲伤”不是需要避讳的雷区,反而是日本母亲和幼儿教师十分理解又善于运用的一种教育工具。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成年人越多地表达鲜明的情感,向幼儿展示悲伤为何物,幼儿对悲伤情绪的认知经验越丰富。而游戏情境中纠纷发生的意义在于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从而发展幼儿的协调性、语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透过日本学前教育对幼儿体验悲伤情绪的重视,显露出日本文化的一角。日本人处理情感细腻而敏感,鼓励在幼儿期感受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情绪。

他们也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悲伤情绪的教育契机,在游戏、师幼互动、集体活动中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对“悲伤”的多方面解读
(一)教育目标
        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和《保育所保育指针》强调要重视儿童自身的各种感受,要求从“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确保儿童能够“体验”、“感受”、“享受”各种各样的事情。日本2008年《幼儿园教育要领》在幼儿“人际关系”发展领域提出“积极和朋友交往,和朋友共同感受快乐和悲伤”的要求。虽然2017年《幼儿园教育要领》、《保育所保育指针》共同修订之后,教育目标不再出现“快乐与悲伤”两种情绪表达;但是从“幼儿的十个形象”新概念中,仍然可以看出日本学前教育目标经过时代变迁、几经修改,始终强调培养幼儿的丰富情感、意志和态度。
(二)师幼互动
        由于情绪具有社会建构性的特点,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对于消极情绪的体验、表达、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差异。希森(Hyson)等人的研究发现,教师对于“孩子是否可以在教室里释放他的情绪”“当孩子感到不安的时候,教师是否会用语言帮他表达出来”等此类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教师所拥有的情绪教育观念会对其教育行为,特别是如何回应幼儿的消极情绪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日本教师认为利用情绪方式可以表达儿童当前的需要与愿望,同时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将悲伤情绪作为教育儿童的工具。这一观念不需要特意写进教科书、课程大纲,就已经深植在课程专家、教师、家长的心中。日本的社会化教育强调孩子们要凭直觉交流情感,例如《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中,日本的几位教师很重视幼儿的消极情绪事件,在“放任”中促进幼儿直面矛盾和不良情绪,借机帮助幼儿体验和认识情绪。日本幼儿教师们毫不避讳地让幼儿直面悲伤情绪,甚至自己多次显露和表达悲伤,一方面是因为幼儿能够丰富情绪认知,另一方面也使幼儿获得移情训练。、教师与幼儿之间关于“悲伤”的情感交流,同样符合日本学前教育中“保持日本人的品质”、“成为合格日本人”的价值选择,也是在进行一种非刻意、非预期的文化传递。
(三)游戏
        日本学前教育反复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即“游戏作为幼儿的自发性活动,是培养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的、重要的学习”,学前教育的工作就是指导儿童通过游戏和生活体验逐步奠定生存能力的基础。在很多教育著作和研究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对日本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不干预冲突的描述。这种“无为”的教育策略受到多方抨击,但事实上由来已久。日本近世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朱子学者贝原益轩在《和俗童子训》一文提到中“小儿之好游戏常情也,若于道无害,不可强迫压抑而屈其气”。日本人对幼儿的游戏表现出宽容的态度,这也是隐性的文化逻辑下,日本幼儿教师心照不宣的一种态度。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教师留给幼儿相对自由的空间去体会被“孤立”、落单、失败的悲伤情绪,教师的“无为”实际上是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教育策略,这是很多日本老师十分熟悉、充分理解,又经常使用的文化脚本。因为游戏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集体生活,而集体生活与现实社会中悲伤情感的存在是应然的。老师认为,如果孩子们没有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内疚、伤心,而强迫孩子们去道歉是什么都收获不到的。当老师让孩子自己处理游戏冲突时,会引导孩子体验冲突发生后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逐步培养孩子们的“移情”能力,并使孩子养成在集体社会中正确处理冲突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可见,日本学前教育中对幼儿体验悲伤情绪的鼓励态度,并不通过说教或强迫的方式减少游戏中的冲突和负面情绪,而是减少老师的干预,强调幼儿的自我情绪感知和自我管理,潜移默化地使日本的传统价值观根植到幼儿的心里。

参考文献
        [1]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143-152.
        [2]程香晖,吴航.保持日本人的品质:日本学前教育的文化选择[J].江苏幼儿教育,2014(01):56-58.
        [3]唐泽真弓.日本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变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1).
        [4]冯玮.《菊花与刀》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10-265.
        [5]约瑟夫·托宾,薛烨,唐泽真弓.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M].朱家雄,薛烨,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8-120.
        [6]施塔,卡拉特.情绪心理学[M].周仁来,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55.
        [7]MARILOUH.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4:87-89.
        [8]刘然.浅析日本文化中的“哀”因素[D].杭州:浙江大学,2008.
        [9]林炎琴.日本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7).
        [10]刘海红.通过纠纷处理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对日本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7):88-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