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莹
广东省河源理工学校 517000
摘要:中职学生在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成长,会因为品德引导缺失而失去必要的品德发展机会。品德健康成长与专业技能发展同等重要,在校园学习期间,学生的技能关乎学生成绩,但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加面试、以及在工作或进修过程中遇到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事物处理等过程中,品德重要性更甚于技能素养。中职院校教师应及时深刻理解并认识到德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改善当前德育缺乏有效措施的局面,破解主要矛盾,提高中职德育实效。
关键词:中职德育;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效益提升
促进学生成功人生中的关键要素不仅在于中职学生在院校掌握的专业技能,更在于学生自身的良好品质与健全的心理。但是,一些中职院校育人过程红对德育工作的缺失,致使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红缺乏培育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措施。重智育重德育,重技德重管理,才能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没有专门的德育管理机构和岗位,使得当下教师对中职学生的品德培育缺失“联合管理”的氛围。即使如此,教师仍然可以从教学过程中结合主要活动和与学生接触的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其良好思想品德,助力学生才能和品德兼顾发展。因此,教师应首先改善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模式。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促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外,还应改变轻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面,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教育实践,对破解当下中职教育中德育中的主要矛盾,提高中职德育实效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对各位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结合学生缺乏理想局面,树立实际具体德育目标
目前中职学生面临职业技能发展所需职业精神发展受限的主要矛盾,在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对自己本专业知识学习信心的缺乏。一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努力学习,但是不少学生本着进入职业学校混文凭的心态,在没有学习动力、缺乏职业理想,以及没有短期和长期的明确学习目标状态下,教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教师说什么,自己就吸收什么,创新学习能力和动力丧失。因此,面对此种严峻局面,教师应从树立学生长远眼光、树立自身发展信心方面,让学生看到自己光明的未来可期,让学生作好时刻努力学习的准备和明确努力与发展的方向。
例如,教师召开主题班会,本着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重实效的原则,对当下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了分析,引导学生从视频资料观看、工作环境视图资料参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看到自己未来就业的更多可能性和优越性。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为自己制定一个“终极目标”,尽早确定下自己在中职院校学习专业技能期间要掌握的实践技能,以及想要就业的岗位和工作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让每天的努力都有具体的方向。学生的职业道德也会在职业理想确立、职业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得到健全。另外,教师因材施教,通过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对学生的个人状态进行及时了解,以及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指导和认知拓展引导。这样,教师的本专业德育目标在学生职业精神发展方面得到了基本效益保障。
二、结合德育内容缺失现状,满足学生品德发展需求
中职院校德育主要内容除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外,更有基本的与人交往、正确处事方面,因为良好的个人品格也是学生在当下及将来需要的基本素养。不少教师认为,教师在道德上的指导是有效的。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一样重要。学校中的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引导家长通过家长会、教师与家访、家长课堂等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德育,全面配合教师,建立家长与学校的纽带,形成激励反馈促进机制,满足学生品德发展需求,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力量,改善当下德育内容缺失的局面。
例如,教师以身作则,并教导学生尊师重教、爱护公物、乐于助人,避免学生群体之间形成拉帮结伙、以强凌弱、敲诈勒索,故意损毁公共财物等局面。另外,以诚待人的为人准则,也利于学生在校园中树立良好道德榜样,利于学生开展个人良好交际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拓展、创新学习,积累人脉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身对自己的言行有所约束、改善和必要的维持。
三、结合学生能力缺失窘境,完善德育管理及其途径
学生的品德表现在外在行为,不仅在于言行,更在于学生在学习和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为是否得当。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习惯形成的时期,习惯的形成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更是一个人的品质、内涵的体现。学生能力缺失不仅在于学习能力缺失,更在于学生内心抗压能力和自控能力的缺失。这是学生品德发展受限的最初根源,也是教师最需要注重关心学生内心世界,完善学生品德发展环境的出发点。
例如,教师一方面完善德育途径,另一方面完善德育管理和监督途径,并在外界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建设一个利于学生合作、协同发展、建立自信和良好品德的多个平台。包括教师通过微信群组织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创新技能应用实践尝试,另一方面结合过程性量规评价体系对组员和自己进行实时、准确的监督和约束。这样,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工作、学生兴趣发展促进等多个教学活动中,可以避免德育内容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淡薄,反而能够促进学生在竞争和相互欣赏中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维护一个良好品德暖人心的环境。最后,普通德育缺失的关键因素在于德育工作开展期间缺少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把学到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变为个人成长和道德素质提高的主动需求,变得被动落后。因此教师将学生的成长同自己的能力成长相结合,在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同时,能够及时看到德育成果。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院校中德育教育现状中的主要矛盾,院校专业辅导员应及时对学生面临的实际处境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中职德育改革工作。在学生职业理想和精神发展受挫于大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的矛盾中,教师应明确德育首要目标,引导学生建立自身职业道德目标和树立职业精神;在学生在自身品德发展与榜样缺失的矛盾存在局面下,教师应让学生同家长、教师、学生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发展环境;在学生各类能力发展受挫情况下,教师应多样化德育途径,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在及时监督德育成果的同时,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及内容,促进中职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组,孙德魁.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75-80.
[2]刘文德,徐雪梅,夏金星. 中职教师道德示范性提升路径探析——基于隐性德育视角[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65-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