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冰冰
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广东省广州市 511358
【摘 要】 舞蹈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结合了声、形、动、色,它能够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力,能够提高幼儿个人的身体综合素质。近年来,幼儿教育学科愈发重视幼儿舞蹈创编课,这个课程从选修成为必修课程。开设幼儿舞蹈创编课的直接目标就是提升幼儿教师的创编水平及舞蹈教学能力。 经过调查研究了舞蹈创编相关文献资料,并以自身教学体验为实操经验。对教学语言、教学方式、舞蹈动作示范、及创编能力等方面展开了分析、探究,这些经验和结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舞蹈方面的教学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创编;教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经济愈加繁荣。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朝气蓬勃,整个社会都处于前进状态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不断提升,对于孩子的培育也愈发重视。俗语说:一切要从娃娃抓起。学前教育慢慢被关注,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幼儿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幼儿教育涉及了各方面内容,不但包含智力还包括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所以,总体来说学前教育涉及多门学科,专业要求相对较高,而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构成之一[1]。
中国的学前教育历史里,舞蹈课开设的世界并不长,但现如今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有着它自身的特色,它与舞蹈院系的舞蹈专业课不同,也不同于业余舞蹈的日常训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幼儿园或培训机构的教学中,能够运用到课堂上所学的舞蹈知识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中国的幼儿舞蹈创编课基本教学方向是:1、帮助学生吸收舞蹈、音乐的理念和内容;2、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幼儿舞蹈,提升舞蹈水平;3、激发学生舞蹈创编的激情和思维;4、巩固舞蹈教学水平,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顺利展开教学。这就要求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但要重视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指导,也要注重日常训练,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舞蹈基础技能。此外,还需要借助拓展舞蹈元素,帮助学生开阔个人视野(接触更多的舞蹈,学习更多的舞蹈教学办法,掌握舞蹈创编的技巧,学会自己编排舞蹈,自己创造舞蹈,丰富幼儿舞蹈课程),打开创编思维[2]。为此,我以日常教学活动为参照对象(如图一),结合创编舞蹈相关知识理念,探索实践和理念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促进幼儿舞蹈教学工作。
(图一)
一、培养学生的教学语言能力
舞蹈教学这门学科对实践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们用言语指导、以行动示范。所以,这门课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好舞蹈知识十分关键,但帮助学生把握如何开展口头展示也不能忽视。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导学生,深入领会舞蹈动作的含义和寓意,把握舞蹈的精髓。此外,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教学语言的专业术语,需要注意:通俗化、口语化、简单化。幼儿教学中,要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以最简单,最能被幼儿理解的言语来展现舞蹈,这是学生们未来在舞蹈教学中不得不掌握的教学语言技能。对于幼儿舞蹈教学来说,老师的语言表达尤为关键,这关系着幼儿们是否能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所以,对于教师的语言,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舞蹈要素要精准呈现[3]。在实际舞蹈课程中,教师需要对舞蹈要素进行详细的解释,并且解释力求做到精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领会教学知识,加快课程进展,提高课堂质量。第二是,将舞蹈特点形象化,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展现舞蹈个性。幼儿舞蹈教学的受教对象是幼儿们,他们年纪小,当面临高强度的舞蹈训练时难免会有抵触心理,这时候,形象有趣的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喜爱,降低训练带来的不适感。教师应掌握这一技能,将形象化的动作寓于练习中,给学生带来更愉悦的舞蹈练习体验。第三,表达教学要求时不要过于严肃,以亲密和蔼的状态面对学生。幼儿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学习舞蹈,不但要是对他们身体也是对心理方面的挑战。根据调查研究,亲昵的表达带来的效果比严肃的表达效果更佳。由于舞蹈动作本身就有约束意味,因而,若严厉命令学生进行舞蹈练习,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叛逆思维,可能会给教学带来副作用。因而,在进行舞蹈教学时,需要展现亲切、亲昵的状态,鼓励学生们作出相应的舞蹈动作。以温和的方式靠近学生,以亲切的表达鼓舞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示范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示范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和模仿方向,舞蹈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主要是为学生呈现一个标准、全面的形象。相比于其它的课堂而言,舞蹈课堂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教师的教学结束后,应能够准确模仿出教师的示范动作,培养舞蹈动作的示范能力[4]。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这要求幼儿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舞蹈的神韵和细节,一方面要将舞姿准确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模仿对象。舞姿的准确程度在于日常积累和教师的示范能力,只有具有足够的舞蹈动作示范能力,才能在真实的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展现准确的舞姿。另一方面要利用手、脚、表情等各个动作细节,展现舞蹈的美好,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舞蹈所传递的不仅是肢体语言和动作,同时也蕴含着情感和态度,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他们才能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展现自己、传递舞蹈的精髓。教师通过充分展现自己的舞蹈能力,能够收获学生的认同和尊敬,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和舞姿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图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示范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幼儿时,能够以最标准的舞姿、最大的自信和热情进行教学活动。
(图二)
三、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首先,舞蹈创编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作为支撑。只有具备一定的舞蹈素养和专业知识,才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创编舞蹈的元素,从而编排出富有情感和艺术气息的舞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理论是否扎实,还应从舞蹈的文化传承入手,培养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例如,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典舞和民族舞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将其与现代舞对比,提高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掌握。
其次,舞蹈是一种非认知性学科,幼儿对其喜爱程度较深。作为艺术呈现形式,舞蹈具有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增强肢体协调能力、培养艺术审美能力等作用[5]。为了更好地发挥舞蹈的教育效果,舞姿动作应以贴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基本要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出现较难或复杂动作,保持幼儿对舞蹈本身的兴趣。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舞蹈创编要结合幼儿的智力水平、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和情感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幼儿的主观意愿,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再次,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幼儿的习惯和特点进行舞蹈创编。幼儿学习舞蹈更大程度上是为了陶冶情操、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因此幼儿舞蹈的创编应尽量避免“成人化”和“专业化”。很多舞蹈本身就是由成年人创编,尽管这些舞蹈的动作优美、情感细腻,但对于幼儿来说,并不符合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艺术源自生活,一名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应该从幼儿的动作特点出发,将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和动作,如“喜怒哀乐”等元素融入到舞蹈动作中,使幼儿舞蹈能够真实地反映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特点。只有让幼儿发现舞蹈动作与自身的生活相匹配,才能真正激发她们学习舞蹈的主观意愿,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在基础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任何艺术作品的出现都并非一日之功,舞蹈也是如此。幼儿舞蹈创编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仅要符合舞蹈的基本理论原则,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行为特点和情感表达特点。教师要从日常学习入手,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和创编习惯,通过不定期开展舞蹈创编实践,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实践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日后的幼儿舞蹈创编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来说,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与幼儿的沟通技巧和语言方式,使幼儿舞蹈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二是舞蹈动作示范,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动作的标准型和示范性,为今后的幼儿舞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幼儿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床边意识和创编能力,提高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此,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入手,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发挥教材和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在强化舞蹈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不断的示范和练习,提高提高学生舞蹈综合素养,培养出更多具备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9): 74-73.
[2]韩文瑛.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2014(2):18-20.
[3]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8-61.
[4]李娟,涂远娜.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本教学能力[J].音乐时空,2013(13):124-125.
[5]门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