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喜城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新桥中学 广东省肇庆市 526116
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肩负着责任的同时学生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有些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很多班主任管理学生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关注有没有违反规章制度,这就导致在高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会有不好的现象发生。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学生的心理也非常敏感,外界的事物或者环境都会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高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准,更多的是要求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不但在身体发育上走近了成人的门槛,而且在心理上也逐渐独立,但由于课业压力比较繁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一些不良的信息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出现消极、负面情绪。因此老师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优势
(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要转变以往的班级管理办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融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提升班级活动参与度,从而提高老师的班级管理效率[[]]。
(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中生来说,班级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班级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一定的收获,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老师要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疫情期间,由于全国封锁,学生只能在家里面听老师讲课,因此学生相当于被“囚禁”在一个牢笼内,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备受煎熬。一方面,家长的施压让学生透不过气。另一方面,学生无法具体的学习相关知识,无法参与相关的活动。这使得学生心理积攒了很多怨言。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线上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放松,必要时线上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在高中班级中学生的人数较多,仅仅依靠班主任来进行班级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就需要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自觉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老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共同讨论班级管理相关制度,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提供依据。并且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同时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我管理,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为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老师与学生都要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实行。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出现早退或者迟到的现象,就要跟学生接受一样的处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知,并且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也会意识到遇到问题时不应该盲目冲动,及时征求老师的意见,科学合理的处理问题。
(二)德育教育应从生活入手
教师在教学备课时,需要对书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书本中的德育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的规划教材内容,找到最佳时间,以便学生能够用最好的状态学习德育相关知识。在备课中应该要让实际生活走进课堂,活跃课堂的氛围,丰富教学手段。通常是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些视频给学生看,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更好的理解消化。例如,教师给学生分析当前超前消费的社会现象。结合当代青年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将攀比心理与求异心理及进行分析,告知学生过度的攀比与求异是一种不健康的思想,学生应该摒弃这种思想,拥有健康的消费观念才是正确的。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价值观,避免盲从消费。同时将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向学生渗透,传达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正确理念。老师用社会消费现象进行分析,很好的体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除了团体性的管理辅导,学生个性化辅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他们在课堂学习以及班级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班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老师要具备敏锐的发现意识,及时关注学生在心理层面以及道德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减少枯燥的说教
注重隐性教育,这是改善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较为良好的方法。强化“隐性教育”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重视自身的言谈举止。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除了学生身体上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和谐、积极向上、高凝聚力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要提倡平等,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要有隔阂,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沟通法交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不断进步。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高中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一定的意义。在心理健康方面,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道德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老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利用朗诵、小品、话剧、歌舞等形式,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并且把班会变为法律讲堂、悄悄话树洞的形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会心理调节,并且学会自我管理,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和突破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水平起着很大的作用。校园教育的“施工者”就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高低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为人民教师,需要对学生负起责任。老师的工作除了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关注是一方面,要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结束语
高尚的道德情感是社会生存的重要规则,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还要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创瑜. 融合德育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优化高中班级管理[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 000(010):P.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