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云南省文山市砚山县第一中学 663100
摘要:在高三阶段,教师会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学生复习学到的知识,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可以对知识融会贯通。但是在传统的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大多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习题训练,以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认知,但是这种情况经常会让学生感觉复习难度大,需要记忆内容多,并且整个复习过程缺乏整体性,不利于学生复习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坚持”与“调适”
引言
在新课标(2017版)、新教材和新高考逐步在全国推行的新形势下,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迎来了新挑战。自2001年新课改实施以来,针对高考当年的“变化”与“应变”,始终是高考备考策略研讨的焦点,却少有对“不变”的深思。“变”是求索,“不变”的是求索后的积淀,在历史高考备考中两者兼顾,坚持“不变”,调适应变,才是继往开来的不二法门,那么具体如何坚持、如何调适呢?
一、强化解题意识
新高考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考查力度有了明显提升,所以高三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还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复习效果提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复习氛围,如组织学生开展“你问我答”、“史料辨析”等活动,在学生复习阶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具有历史教育价值观的视频,如《大国崛起》、《大秦帝国》等,让整个课堂上充满历史气息,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尤其是对新高考中的材料分析题目,指引学生结合自身的历史观念、历史知识做出科学的解释。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我国制定的“一带一路”政策中,指引学生对比“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相似、差异,促使学生可以在大量的材料分析中强化自身的思维。最后,在复习课上,教师还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复习课不需要按照传统的课堂流程进行教学,教师要通过小组开发、项目活动、任务组织、交互发现等手段来激活学生自主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加自觉的参与到复习课堂上。
二、注重对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历史知识点浩繁庞杂,学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应以通史为主线,将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的史学知识体系。人们普遍认为逻辑思维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中,如数学、物理等。其实,在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中,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不低于自然科学,利用逻辑分析可抓住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例如,近代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为称帝,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而这与辛亥革命后深入人心的民主、共和观念相冲突,为反击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陈独秀等激进派开展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对抗袁世凯为称帝而倡导的专制、愚昧和迷信。以上史实说明,前一历史事件的“果”又成为了后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因”,学习历史的精髓在于抓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聚焦核心知识,重视史料实证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转变和原因。老师选择了恰当的史料,引领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如何一步一步转变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作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到了1935年,随着日本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八一宣言》、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和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等这些史料都有助于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深明大义,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前嫌,不计得失。这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树立史料教学意识的同时,有效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选取典型的史料,有效而深入地解读史料,获取信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走进生活,强化历史观念
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在新高考中也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力度。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文化精神、科学思想的培育,引导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历史事件,并结合历史反思当今生活。高三历史教师要指引学生将历史与时事结合起来,借助历史经验改善生活,使得学生可以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在考试中能结合生活解答历史问题。如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疫情背景,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对抗疫情的政策制度,来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优劣势,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知识的感知。
结束语
高中生历史学科的学习动机既有外部动机,又有内部心理动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两方面的因素,既要为高中历史教育营造有利的外部客观环境,也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动力的开发。教师在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提升自身素养,让学生在史海泛舟,并从中汲取营养,使其有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参考文献
[1]初伟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历史备考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42.
[2]周家玉.高中历史的有效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2018(12):104.
[3]朱建勇.浅谈高三历史高效备考策略与方法[J].高考,2018(2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