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8期   作者:黄明
[导读]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工程项目規模与数量的扩增,
        黄明
        13020619800727****
        摘要: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工程项目規模与数量的扩增,极大程度拉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桩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前提,也是决定建筑,上部结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当下,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有效控制,才能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桩基础施工会受到地质因素、地下管线等影响,在施工中需求进行统筹兼顾,防止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趋势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与改进技术体系,才能保障土建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技术应用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施工技术要点
        1桩基础技术概述
        1.1桩基础基础的含义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是一项地面建筑承重基础建设的工程,通过桩基础施工可以让承压能力强的岩石和土层对土建工程整体重量进行分担,并有效解决应泥土松软等问题造成建筑后期塌陷的问题,让建筑具有坚实的基础,降低土建工程完工后出现坍塌或下沉的可能。
        1.2桩基础技术的作用
        桩基础工程可以改变土建工程基础部分的受力结构,增加岩石和土层的压力承载能力,对土建工程有重要的意义。桩基础施工技术在高层以及规模较大的土建施工中应用十分普遍。桩基础工程成本较高,中小型建筑普通的基础工程更为适合,适用进行桩基础工程的建筑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土建施工对基础承压要求高,同时可以具备足够的基础建设预算; (2)仓库、工厂等自身建筑重量大可以考虑使用桩基础作为建筑基础: (3) 广播、有限电视台信号塔、广播塔、工程烟囱等建筑面积小但高度大的建筑,需要使用桩基础来确保承重和稳定性;(4)精密仪表制造业对建筑稳定性有特别要求建筑需要考虑使用桩基础; (5) 建筑位置土层结构松软稳定性差的建筑: (6) 地震高发区的建筑必须使用桩基础确保抗震能力符合要求。
        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型
        2.1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对土建施工中的基础进行施工,常用的技术形式之一为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该技术需要借助专业的施工辅助设备,并需要安装在桩基底部,在振动设备的操作下,可以使桩体与更深层次的地基相结合,从而能够提高根基稳固性。该技术的施工操作较为简单,但是振动沉桩设备会出现较大的噪声,因而需要适当的选择施工区域,并做好噪声控制。
        2.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中的应用频率较高,通过使用机械进行钻孔,从而进行灌浆,在专业的操作下,可以实现对孔壁的有效固定,实现对周围结构土层的有效保护。该施工技术的应用程序相对繁琐,涉及到钻孔以及钢筋安装、灌浆等施工环节,因而一般适用于碎石土以及沙土土质基层的施。
        2.3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作为振动沉桩与静力压桩的主要作业目标,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差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将桩打至制定位置,不仅适用于大多数的土壤特点,同时其对于建筑周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也相对较小。所以,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最常用的预制桩施工技术之一。另外,在人工挖孔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力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避免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确保仍挖孔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2.4预制桩基础技术
        在使用此项技术的时候,需要在设计好的打桩基础上,了解桩尖的指向情况,同时从桩顶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保证其保护层的厚度和规定的相一致。使用此项技术进行沉桩施工的时候,可以使用振动沉桩和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等。此项技术会出现挤土的情况,施工人员一定要合理分析设计施工数据信息和桩基基础内容等,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护简埋设
        (1)护简由钢板加工制作而成,为保证其刚度,避免发生变形,钢板的厚度应达到20mm,同时还要在其上下两端与中部外侧进行加强筋的焊接。(2)钢护简的内径需要比桩径略大,具体内径以钻孔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3) 钢护简的高度应与地面保持相平。(4) 钢护筒的中心线应和桩中线保持重合,平面偏差不能超过30mm,倾斜度不超过1%。(5)钢护简连接部位要求钢护筒中没有突出物,且应防止漏水、抗拉和抗压。(6) 将钢护简埋设好以后,对其顶部实际标高进行测量,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复核。


        3.2钻机就位与钻孔
        (1)准备工作完成,并桩位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钻孔。开钻时,相邻桩的混凝土实际强度应达到要求,以免钻孔对相邻桩造成影响。(2)开钻后,缓慢开启钻盘,在孔口周围的泥土经挤压达到密实后,方可开始钻进。(3)钻孔时应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如果钻孔时遇到块石、泥浆或粘土,应对泥浆的实际含砂率、比重与粘度进行检查。(4)钻孔中应通过捞渣来判断地质条件是否和设计报告相符,如果两者有较大的出入,应立即向现场监理人员报告。(5) 钻孔施工必须保持连续,中途不允许发生中断。(6) 当旋挖遇到不良地质时,应严格按照以下原则及时处理:以地质勘察报告为依据,及时向工程的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上报,在将溶洞具体情况查明以后,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待设计和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3.3清孔作业
        在成孔之后,要及时进行清孔操作,避免其中存在的残渣等影响后续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质量。在开展清孔操作期间,主要要点如下: (1) 在到达预定的设计钻孔深度时,要对成孔的深度与倾斜度等检查,一旦满足钻孔要求即可开展清孔作业,避免钻孔内部的泥浆因为沉淀问题而引发塌陷等质量问题。(2) 要结合钻机的不同类别选择不同的清孔方法与工艺,一般常用的清孔方法主要包括正循环的方式对钻机进行处理,或者采取反循环的方式对真空吸泥机进行旋转等,这样都有利于提升灌注桩施工的质量。(3)在开展清孔施工期间,要确保泥浆面的水平高度位于地下水位之上1.8m 位置處,避免出现塌孔问题,否则会对最终的清孔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4提高桩基础技术在工程施工中运用效果的措施
        4.1现场勘查工作
        在桩基开工前及施工中,勘察单位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岩土试验等手段,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详细分析与评价,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与建议,为详细设计和岩土治理提供依据,详细分析施工场地内各土层的强度及分层土质情况。
        4.2桩基类型的确定
        在桩基设计及施工过程前,科学合理选择桩基类型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设计部门必须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及建筑物的特性、结构形式、周边环境、工期、造价多个方面综合研究分析,最终选用合规性、安适性成桩类型和工艺。
        4.3放线的定位
        桩基的设置和定位在施工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桩基施工定位准确性关系到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性,在桩基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定位作业,必须严格控制单桩及多桩轴线偏差范围,不影响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开展。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平点定位作业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相应的测量。进行桩基测量时,应当充分反映桩基自身的特性,为地上工程结构的正常、顺利施工提供一定的保障。
        4.4控制荷载量
        荷载量:是衡量桩基工程质量的首要指标,也是选择应用什么桩基础技术的确定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需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确定建筑上层所需要的基础荷载量,这样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才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否则在没有控制荷载量的情况下,就先确定桩基础技术,很有可能导致选择的技术无法满足建筑荷载量。建筑工程进度实际上就是指工程的施工效率,一般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都会被分为不同的施工环节,而每个环节又是相互关联,有些环节甚至是环环相扣,只要完成这一环节之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其工程进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进度情况。
        5结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技术管理与控制也成了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能够切实提升桩基础的稳定性。在施工当中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中断现象,同时做好意外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和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当前常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各个技术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进行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珂.基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水泥,2021(02):179-180.
        [2]虎良进.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01):103-104.
        [3]张若收,周晓红,刘佳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79-180.
        [4]王健.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0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