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问题日渐严峻。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建筑工程结构逐渐趋向于智能化、高层化发展,致使建筑内部火灾隐患进一步增多。由于建筑结构变高,内含火灾隐患问题更多,需要在高层建筑设计环节细致分析火灾隐患、火灾扑救难度等因素,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最大限度控制火灾造成的影响范围,保障人民财产利益安全。为此,本篇文章对我国高层建筑中火灾特点、现状等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消防安全措施作出深入研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72 文献标识码:A
1高层建筑中火灾特点
1.1 导致起火的因素较多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它自身的建筑面积极大并且功能也较为复杂,在一座高层建筑中涉及诸多使用单位,建筑内部人员相对密集,同时内部所选用的装修材料大多为易燃材料,从而给火灾发生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1.2 发生火灾后火势快速蔓延
不同于其它建筑,高层建筑中存在大量竖向的井道,例如电梯井以及建筑排气管道等等,倘若防火处理工作未做到位,那么在火灾发生之后上述部分都将变成火势快速蔓延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宾馆、档案楼、综合型图书楼、办公室以及科研楼等高层建筑物,此类建筑物中有着大量可燃物,如果火灾发生,那么火势会在短时间内扩大。
1.3 人群疏散难度较大
一方面,因为楼层较高,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过大,因此将人群完全疏散至地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另一方面,当火灾发生之后,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以及其他意外事故出现往往会停用电梯,步行梯是最为常见且重要的安全疏散通道,但是一旦有烟气渗入楼梯间内便会对疏散工作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影响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人在火灾出现之后都会产生恐慌心理以及求生欲望等,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楼梯间这一有限空间便会发生拥挤堵塞,从而阻碍疏散工作的展开。
1.4 灭火难度较大
导致火灾扑灭难度提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楼层较高,救火登高具有一定难度,并且危险性较高 ;其次,想要完成灭火工作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很难实现充分供水。当出现了火灾之后,因此受水带的抗压强度以及消防车自身供水高度等限制,时常出现因为无法有效供水所导致错过最佳灭火时机的情况。
2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2.1建筑外墙保温结构防火设计
依照建筑结构所处地域特征不同,外墙保温防火设计方案应当进行专项完善,在保障各地区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效果的同时,提升建筑结构,整体防火性能。举例而言,在气温较低地区,可以对高层建筑外墙门窗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将外墙夹心保温与内墙自保温技术结合在一起,切实提升外墙结构保温效果,控制火灾问题发生概率。注意选择不易燃烧的外墙保温材料,确保该材料性能优越、环保效益强。
2.2建筑防排烟防火设计
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期间,防排烟设计工作需要分区域开展,不同防排烟结构不可重合在一起。依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颁布的相关规定,建筑内每个防排烟区域面积需小于 500 平方米,防排烟区域之间需要用挡烟垂壁与隔板划分。要求防排烟区域应设置排烟口,建筑外窗应当全部对外开启,确保每个住户空间结构均能够满足建筑防排烟要求[5]。
在高度超过 33 米的高层建筑防排烟防火设计时,应当设置高层疏散楼梯,在该楼梯前室设置防烟设施,为建筑内人员疏散及救援工作提供有利环境条件。建筑防排烟设计主要分为自然防排烟与机械防排烟两种方式。其中,自然防排烟主要就是将烟气利用外窗阳台及竖井排出,机械防排烟主要就是通过机械加压或减压方式排除屋内烟气,提升救援效率。
2.3合理设计防火间距以及防火分区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措施中防火分区以及间距是极为重要的两个问题,倘若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中对防火分区进行科学设计,那么便可以让火势得到极为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避免火势进一步蔓延,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并且为居民在发生火灾之后的逃生与扑灭火灾提供一定帮助。实际上,火灾分区就是要通过防火分隔等分出能够在合理时间以及空间范围内控制火灾蔓延趋势的特殊区域。通常情况下,垂直和水平两个分区是防火分区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而钢筋混凝土楼板、专用防火帘以及防火墙等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防火分区材料。一般借助耐火极限较高的门窗槛墙以及楼板等作为垂直防火区内耐火处理的主要设备,同时还需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耐火封闭管理方案。而与之相对的水平防火区则主要利用防火门以及防火墙等在水平方向上划分出每一楼层之中的专用防火区域,借此防止火势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进一步扩散。除此之外,防火卷帘大多被用于建筑面积远大于防火区域处或者是开放式楼梯间内适宜的位置,通常是钢板与铝合金材质,在日常使用中并不会对建筑空间产生影响,一旦出现火灾便能够自动落下从而让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2.4疏散楼梯
功能复杂、人流复杂是当前综合式高层建筑最为主要的特点,所以在对其安全疏散的具体路线进行设计时要依据它的功能性质来进行科学确定。另外,在高层建筑之中每一防火区中的安全通道应当保证在两个及以上。依据火灾发生之后人们正常的思维走向,设计人员可以设计出如下线路。由房间到走廊和前室最后到楼梯间。由此看来,楼梯间布置的方式尤为关键,然而若楼梯间过于宽敞极易造成烟火蔓延,所以高层建筑最好选择封闭式防烟楼梯间,各个防火区需要布设两部及以上的用于安全疏散的楼梯,从而避免火灾发生之后烟气渗入到前室中,有助于人员快速疏散。
2.5强化防火安全管理
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除了加强消防安全意识,还要依靠有力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因此必须要强化防火安全管理, 并制定有效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防火安全管理任务;明晰防火安全管理责任;优化防火安全管理流程。 只有在一套完善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才能够确保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此外,除了具备完善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还应将制度有效落实在实践当中,切忌制度形式化。
2.6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根据多年火灾数据显示,火灾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人祸,天灾只占少部分,所以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防火宣传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 懂得防火的基本常识,知晓防火的科学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超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发生。 因此,政府、消防部门、建筑单位及物业部门等都应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的防火宣传教育手段来提高教育效果。 例如,张贴防火宣传教育海报;发放防火宣传教育手册;播放防火宣传教育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推送防火宣传教育信息等。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中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措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一旦此类建筑出现火灾那么扑灭的难度极大,并且水压不足以及烧毁建筑物的坍塌还会进一步提高人员伤亡概率。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一定要借助当前最为先进的建筑防火设计同时配备对应的消防装置。当投入使用之后,用户一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防火安全演习,深入了解和关注消防相关知识,杜绝破坏公共消防设施等问题出现,最终让高层建筑中所有人员人身安全得到最大程度地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柳.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8,25(02):114-115.
[2]买友群.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及设计策略[J].居舍,2017(29):57-60.
[3]黄鑫.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浅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61.
[4]赵慧雯.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0):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