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郑倩
[导读] 施工企业要将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作为研究基础
        郑倩
        西安天地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10075
         
        摘要:施工企业要将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理论和实践,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达到最佳的造价风险控制效果。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体现在对风险的预判能力和防范能力,溯源各类风险的产生原因,才是防范隐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识别;管理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环节较多,组织关系较复杂,施工企业的投资巨大等特点,要求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应具有较高水平,管理稍有疏忽可能会使项目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造成的不良后果,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隐患风险因素必须予以重视。
        1工程造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1.1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投标问题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投标企业没有对招标方的招标文件进行仔细研究,在阅读招标文件时遗漏了重要内容,或者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在制定投标文件时,对费用把控不准确,在后期进行临时变更就会出现建筑工程的项目造价超出预算,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此外,在建筑企业的投标阶段,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的竞标行为,例如,我们常见的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现象,同时进行不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变更及签证索赔,甚至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当,施工环节偷工减料,对施工材料以次充好,或者施工材料的报价超过采购价格等,都对投标的合理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1.1.2文件编制环节存在的造价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中,如果招投标的文件编制出现问题,则会对建筑工程活动的成本和工期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首先,在建筑活动的招标文件中,如果招标文件的编制内容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就会影响投标工作。其次,建筑工程量没有严格审核,建筑工程项目存在错误或遗漏的现象,导致对建筑工程的描述不清,工程量的计算错误,也会对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活动造成影响。最后,招标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如果对各项条款标注不明确,也会对招标的造价控制造成影响。
        1.1.3项目评价不准确对造价产生的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而言,评标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地开展评标工作能够明确招投标的竞争结果。面对评标委员会的构成,我国目前已经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评标人员的选择,但在进行投标文件的评价时,由于评标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对投标单位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所以在进行评标活动中,评标人员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其次,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评标手段尚不全面,就当前的招投标活动而言,我国建筑招投标行业仍然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报价法及综合报价法进行评标,这两种评标方法各具特点,但都不具备全面性,如果单一地选择其中一种,就会使评标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1.2工程造价的超预算风险原因
        首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方法较为落后。在项目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中,传统的工程造价预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工程企业的造价需求,同时对建筑材料的市场动向掌握不准确,导致不能准确预算出施工成本。然而,许多建筑企业仍然沿用这种预算方法,不能对工程造价工作做出准确地预算,导致工程建设施工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其次,预算的编制和审核不完善。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的实地踏勘工作非常重要,在整个预算编制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在项目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而且施工环节复杂多变,会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受到影响,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1.3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从而造成施工管理问题,浪费大量的资源,最终造成成本增加。此外,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在施工环节不够重视成本控制,导致成本管理与施工严重脱节,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预算。在完成施工后,为了避免出现亏损,施工企业就会增加变更洽商。此外,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或转包和分包等行为,无法保障工程质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2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隐患风险因素识别方法与风险防范思路
        2.1隐患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2.1.1分解原则
        施工企业可以将项目管理中难于分析的事物,根据分解的原则,逐层细分、细化,将项目的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将项目的大风险分解为小风险,然后对细分对象进行研究,发掘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这是施工企业在分解风险因素时常用的方法。
        2.1.2故障树法
        故障树法就是以图解的形式将风险进行逐层分解,在图形各分解层级标明各项风险的成因。因为分解图形与树状图类似,是从大到小、从内到外依次分层排列,具有较清晰的逻辑性,所以更容易找出风险因素。
        2.1.3专家调查法
        找出各类潜在的隐患之后,施工企业可以使用专家调查法,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性估计与定量估计,对于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研究和统计的风险,施工企业可以利用调查取证的方式分析研究,根据专家提供的调查意见,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所以也被称为“专家意见集中法”。
        2.2风险防范思路
        2.2.1风险回避策略
        施工企业发现项目风险潜在的威胁较大,但又没有其他策略可用时,可以通过改变项目目标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如施工企业发现使用的施工方案存在严重的风险,如果想要规避风险就只有更换施工方案时,改变最初的计划方向未必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至少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工程项目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合理控制收益也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
        2.2.2风险转移策略
        施工企业可以在特殊的情况下,将工程造价的风险转移到其他方面,或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实现风险的转移,一旦工程项目面临经济损失,施工企业也可以通过合同提出索赔,此时工程造价的风险并不是由施工企业独自承担,可能会由签定合同的第三方承担。
        2.2.3风险减轻策略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缓解或预知风险的手段,降低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或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是延缓风险发生的时间,以达到减轻风险的目的。风险减轻策略可以算是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非常适用于工程项目。
        2.2.4风险接受策略
        施工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并不是都可以化解的,部分风险是无法躲避甚至是必然发生的,如工程施工出现问题,那么工期就必然会被延误,延误的时间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降低影响。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接受风险需要确认风险处于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并在风险来临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2.2.5风险储备策略
        施工企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会预先制定应急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风险,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能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包括事先准备的风险资金、进度的管理措施以及备用的施工技术方案等,这些做法都属于风险储备策略。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各个环节的施工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所以施工企业有效防范工程造价的风险,需要科学规避各类风险隐患,选择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施工管理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施工中风险发生的概率,避免风险影响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张文京.道桥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8).
[2]王若琳.道桥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