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岩
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世界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例如水库,灌溉渠和污水处理厂,已不足以解决该问题。必须使用基于绿色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利用自然的力量,改善水资源管理并应对水的挑战。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有效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其能够强化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水循环的主要效果和应用,使市政给排水能够充分发挥出其自身作用。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理念的诞生是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状况而生的,海绵城市是将城市看做吸收水分的巨大海绵,城市需要发挥储水、集水、循环水的功能。用外行的话来说,海绵城市的想法是使这座城市看起来像海绵。当下大雨时,雨水可以很好地渗入,保持和储存,剩余的雨水可以被净化并用于最终的有用应用。在这样的城市中,大雨的破坏力大大降低,但是水资源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海绵城市形成了新的城市理念,成为市政优化的改良项目,是市政给排水日后改革的驱动力。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2.1人行道设计
在进行人行道设计时,通常采用的道路都是硬质路面。硬质路面的通透性相对比较低,所以会导致雨水在路面中大量聚集,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路面还会出现结冰情况,这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对路面进行设计,可以提高路面通透性,保障雨水的及时疏通。疏通雨水过程中,可以让雨水及时进入地下,确保水循环利用。行车道设计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车行道很难长期维修,所以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在地表下铺设非透水性材料,最大程度上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冲刷,降低路基损伤,有效提高排水系统运行质量。
2.2车行道设计
目前,大多数城市道路的施工材料吸水性较差,排水系统建设不够合理。一旦雨水较大,极易产生城市内涝,甚至会出现城市倒灌等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车行道不同于人行道,雨天路面湿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且积水过多容易导致车辆发生熄火故障,进而导致交通瘫痪。因此,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车行道建设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包括城市的地形、气候等,选择渗水性较强的环保材料。例如,车行道的垫层应使用透水性较强的水泥混凝土,可以快速吸收雨水;还可以在施工时增设一层防水沥青,保障雨水顺着道路的斜坡流入下水道,不会在路面形成积水。另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对于吸收雨水、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车行道的排水设施可以有效维护车辆的安全行驶,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全新的规划,保障城市排水系统可不受外力干扰,在暴雨季节正常运行。还要根据城市的气候和排水量进行测试,确保排水系统的承载力。排水系统还要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经过收集、过滤、净化等环节,将雨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2.3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是排水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在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这个过程中,需要市政对路基进行有效勘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排水结构进行全面设计。排水设计过程中,路径最大功能就是透水性,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地提升路基通透性,针对这一点,通常采用的是碾压和晾晒方法。对路基进行碾压和晾晒,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其通透性。如果路基的土质比较软的话,可以采用推载预压方法,提高其通透性。
如果路基土质比较干,在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大排水沟,这样可提升储水功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这是保证水循环系统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设计功能的重要途径。
2.4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气候的调节和空气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绿化带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减少路面的积水的同时将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进而提升城市用水的效率。绿化带作为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行雨水的蓄水工作,对雨水资源进行汇集。绿化带与道路的距离应保持在20cm以下,并确保绿化带的均匀分布。绿化带需要铺设透水性较强的空心砖,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溢流系统原理。在绿化带中设置雨水排放系统,将城市排水系统与绿化带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在暴雨时节,绿化带可以帮助城市排水系统承担部分压力,并且雨水一旦超出绿化带的负荷,就会随着绿化带内的排水系统流入城市排水管道。实现绿化带与排水系统的同步运行。与此同时,绿化带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粗过滤。因此,在绿化带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绿化带中铺设一层种植土和砾石,再安装渗透管道。泥土和石子会对雨水进行有效过滤,过滤后的水资源会渗入地下,成为城市的地下水。
2.5衔接带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到道路建设方面,真正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个海绵体进行连接,还可以打造整体的城市渗水、储水系统。衔接带的设计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将道路、绿化带、建筑物进行有效的连接,是构建整体海绵城市的基础。在衔接带的设计工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在最节省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多个海绵体之间的有效连接,衔接带的设置可以利用中途渗透技术和源头渗透技术,或设置植草沟、湿地等进行雨水的排放与收集,不同的地区可以进行不同的规划,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可以增加雨水的收集,等到干旱时节用于城市的灌溉、清洁等,可以有效缓解调节城市的湿度,节省水资源。在降水丰沛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带中铺设泥土、砂石等,将雨水进行粗过滤,或者直接对雨水资源进行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可以被充分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2.6结构内部排水设计
结构内部排水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路面宽度。路面宽度不仅和排水结构有很大关系,对排水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排水设计过程中,路面宽度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对排水系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如果路面的宽度比较大,可以在路面两边进行雨水口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雨水在地面的停留时间。还可以在路面进行集水井口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排水效率,降低对路面的不利冲击。市政部门需要对排水设计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制定合理措施。比较典型的是提高混凝土材质,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裂缝发生,扩大路面排水面积。排水过程中,可以将雨水引入路两旁,最大程度上降低雨水对路面的冲击。设计人员需要对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对路面结构、路面坡度进行有效设计,提高路面排水效率,保障排水系统质量。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的提高和改善需要市政进行全面的规范和完善,市政排水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主题之一,这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市政工程不断向为市民谋福利的方向发展。只有坚持以优质管理谋求发展,把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上升到评估和现代市政理念的层次上来认识,才能不断开发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梓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04.
[2]丁锡峰.“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231-232.
[3]陈龙.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