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微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8
摘要:白杨河是克拉玛依市的重要生态廊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驳岸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河流与周边环境的重要纽带。对白杨河驳岸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其随季节动态流变的环境特点、结合驳岸周边的土壤以及植被情况,有利于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进行更好的治理。
关键词:克拉玛依;白杨河峡谷;驳岸;生态环境
1.峡谷概况
白杨河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以额敏县境内的乌日可下亦山东南坡为源头,全长约170km,呈西北,东南走向,最终汇入艾里克湖[1]。白杨河大峡谷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的乌尔禾区,从白杨河水库至乌尔禾的河段近东西走向,长24km,其地理坐标于83°51′-85°59′E,45°36′-46°49′N之间。峡谷一般宽400m左右,最窄约200m,最宽约600m,河谷中水面宽约5-10m,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河水多曲流,沿谷地蜿蜒而下,生长的植物群落也各具特征[3]。
2.白杨河大峡谷驳岸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1气候条件
克拉玛依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半荒漠气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情况的加剧,对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根据克拉玛依市2011年至2020年月均高温的基础数据,得出其的变化趋势(图2),可以看出,冬季月均高温变化较大,其中3月份的月均高温变化最为剧烈(图3)。整体来看,2015年之后除个别年份,冬季气温有升高趋势,这对于主要依靠雪山融水补给的白杨河来说,会导致春季的洪水量增加。
2.2河道驳岸
白杨河整体地势较缓,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蒸发量大,水土保持情况不佳。受自然条件以及人工调控水资源的影响,根据1976—2009年乌尔禾景观斑块密度变化显示,水域呈变大的趋势,表明人为干扰较严重[5]。
从白杨河水库至乌尔禾的河段,白杨河以自然形式的驳岸为主,纵向上驳岸高差从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地势渐缓,最大高差为1.2m,可沿河流纵向走向,根据景观资源以及生态特性,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即生态核心河段、生态保护河段、生态景观河段(图4)。生态核心河段枯水期的部分河岸距离河面高差0.7~1.2m之间(图5),驳岸周边以成片的胡杨林为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灌木及草本植物,景观层次不丰富,裸露驳岸长期暴露在多风、干旱的环境下,土壤逐渐龟裂并砂质化,受河水冲刷侵蚀,缺少植物护坡。生态保护河段坡度为0.5m~0.7m之间(图6),呈缓坡入水状态,受盐碱土的影响,大部分驳岸出现斑秃现象,根据过去30年景观斑块密度变化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斑秃现象可能会加剧,不利于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河段地势较为平坦(图7),上游带来大量泥沙石砾,经过沉降作用,形成滩涂,水流较为平缓,驳岸较为平坦,但丰水期过后,大片河滩裸露在烈日和大风下,大量水分蒸发,土壤龟裂,盐碱化严重,不利于植物生长。横向上看,白杨河谷景观结构较为单一,河谷四周为裸露的雅丹地貌崖壁,植物群落以胡杨林为主,群落结构较为单一,且景观斑秃现象明显。
谷底河流的自然驳岸整体变化明显,环境压力较大,对于自然界能量利用效率不高。驳岸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信息与能量交换最为频繁的区域,对于河水与植物,河水与土壤,植物与土壤之间信息与能量交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白杨河大峡谷是戈壁中的绿洲,河流、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微循环以及作为共生系统的联系并不紧密,需要借助自然与人工双重手段进行干预,加强自然演替过程。
2.3植物群落
白杨河大峡谷的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土壤与水分因子的影响,根据现场调研对植物群落的识别并结合相关研究的补充,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群落:第一种为生长在高盐高水区域的植物群落,以刚毛柽柳为建群种的群落。灌木层主要有盐穗木,草本为花花菜,苦豆子等[6]。第二种为生长在距离驳岸较近区域,水分与土壤都较为适中,主要以胡杨,苦杨为建种群的植物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盖度为60%-70%,是干旱河流地被植物的典型代表[6]。第三种为生长在干旱贫瘠环境的梭梭,琵琶柴,无叶假木贼,盐生草,芨芨草等组成的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只有15%[6],乔灌草之间分层明显,乔木与灌木,乔木与草本,灌木与草本之间没有适当的过渡衔接,植物斑秃现象明显,对整体的生态廊道十分不利。
3.总结
白杨河大峡谷作为荒漠中的绿洲,峡谷内有保存较好的原始自然景观,受气候条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周边的荒漠正在逐渐侵蚀着峡谷的生态环境。峡谷内的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单一,从长远来看,其保护和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吕辉河.新疆西准噶尔白杨河流域地貌特征及演化分析[D].鲁东大学,2013.
[2]刘娴,刘欣,阿丽娅.克拉玛依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分析[J].北方环境,2011,23(10):14-17.
[3]张红,苏香玲.克拉玛依市土地荒漠化评价及动态监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6(13):235-237.
[4]徐磊,廖帆,严成,杨更强.梭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5,32(05):875-881.
[5]牛婷,刘玉锋,陈冬花,李建新.白杨河-艾里克湖生态环境演变分析[J].新疆水利,2011(06):21-24.
[6]李映红.共生理念下的河流生命境域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3(10):49-53.
图表来源:
①图1—7由作者自绘。
②表1根据参考文献[2];表2根据参考文献[3];表3、4由作者自绘。
作者简介:
王雪微(1994.10—),女,满族,籍贯: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风景园林,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