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夕月 高巍(通讯作者)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人口比例失衡,老龄化现象严重,正在逐渐进行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逐渐由个体问题变为社会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当中,老龄化势必会成为我国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此情势下,必须要探究养老新模式,分析互助养老的可行性。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养老实际情况和社会基本状况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我国现阶段互助养老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优化措施。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互助养老;
前言:老年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出了一生的光和热,应当享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但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口比例过高,壮年劳动力人口过低,直接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具有更多的医疗需求和经济需求,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更加沉重的压力。日渐增长的养老需求和放缓的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势必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透过积极老龄化视野,构建互助养老新模式。如今,互助养老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还没有迈入成熟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从而在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互助养老新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一)没有形成健全的互助养老体系
我国幅员广阔,由于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各个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养老一事上往往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互助养老虽然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是不能够一概而论的,可以某一互助养老模式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当推行到其他区域的时候,往往会面临水土不服的尴尬场景。同时,由于互助养老毕竟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一方面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没有明确各方职责,导致在互助养老管理上存在种种瑕疵,而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对于外界的抵抗力较差,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二)受限于传统观念,缺乏社会支持度
在我国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孝”,可以说,“孝”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支撑点之一。在此背景下,社会普遍认为尽孝是为人子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而尽孝的表现形式就是亲自奉养双亲,但是在当今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子女往往会选择去其他地方扎根生活,不能够侍奉在双亲左右,且受限于传统观念,又不肯将双亲送入互助院,认为是一种“不孝”的表现,而老年人为子女考虑,不忍子女背负骂名,也大多不肯主动进入互助院。
(三)基层养老设施缺乏,互助养老资金不足
要想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各项养老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老年生活,还可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但是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互助养老新模式不成熟,社会认可度不高,资金来源渠道非常单一,大多只能够依靠于国家补助,资金上的困乏,导致无法完善基层养老设施,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二、积极老龄化视野下开展互助养老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互助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其重点在于“互助”二字,互助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必拘泥于刻板模式。首先,可以采取据点式互助养老,以社区或者是村庄为单位进行互助养老,老年人生活在同一区域,更加了解他人的养老需求,能够提供更加贴心的养老服务,且老年人之间有较深的感情基础,不容易产生矛盾,更能够尽心尽力地进行互助;其次,可以采取“扶贫式”互助养老,这是针对于贫困人口的,贫困家庭往往要承担更重的养老压力,可以由国家出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最后,可以采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让年轻人通过当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统计其服务时间,在年轻人变老之后,可以用之前攒下的统计时间来享受等值的养老服务,通过透支“现在”的方式来为“未来”提供服务。
除此之外,法律是社会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互助养老模式如果一直没有法律保障,即便取得再好的养老成果,也仅仅是“无根之萍”,故而,必须要全力推进互助养老法案的设立,为其提供制度上的根本保障。
(二)加强互助养老宣传工作,改变社会固有认知
在互助养老新模式推行的过程中,还面对着社会舆论压力,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社会固有认知,为其提供舆论上的助力。但是在当下互助养老开展过程中,片面注重模式上的改进,没有对宣传工作表达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人对互助养老一知半解,对其认同感较差。在这种情势下,就必须要借助互联网的宣传渠道,提高信息宣传力度和宣传深度,形成“环绕式”宣传效果,对人们思想观念造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宣传工作看似简单,但要想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达成最好的宣传效果,就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与帮助,互助养老中心应当提高对宣传人才的招聘力度,提高招聘待遇,在经济市场导向力量的作用下,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前来应聘,并通过提高招聘条件的方式,筛选出高水准人才。
在经过良好的宣传之后,会在社会层面树立良好的口碑,不仅老年人更愿意前来养老,企业和各大社会机构也更愿意进行捐献,给予互助养老中心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在此经济基础上完善内部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为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从而用事实证明互助养老的优越性,促进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互助养老活动中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结语:总的来说,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当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所代表的是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所需要的社会资源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无论是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构建互助养老新模式,构建互助中心,建立互助关心,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使得每一个老人都能够享受到最为贴心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搭建老年人互助网络,可以为老年人的人生注入新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使得老年生活更有意义,享受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焦亚平. 我国互助养老问题的研究综述[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6)
[2] 张亚琦,汪子倩,刘雨航.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安徽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9(23)
[3] 高楚楚.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9(24)
[4] 李玉玲,孙群. 合肥市社区互助养老研究[J].中国民商. 2018(07)
[5] 付士祥. 浅析油田互助养老现状及其对策[J].长江丛刊. 2016(03)
[6] 谢伟.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以积极老龄化为视角[J].发展. 2014(04)
[7] 凌莉. 美国积极老龄化政策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18(33)
[8] 李彧钦.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的智能养老解读[J].智库时代. 2018(31)
作者简介:
牛夕月,女,汉族,籍贯:辽宁朝阳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