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外墙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高晓光
[导读] 房建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外墙渗漏现象较为常见,导致其渗漏的原因也有多种
        高晓光
        北大荒招标有限公司
        【摘  要】房建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外墙渗漏现象较为常见,导致其渗漏的原因也有多种,对此,只有相关施工单位加强渗漏原因的分析,明确预防措施,才利于提升施工质量。本文对房建工程中外墙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对相关预防措施给予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外墙渗漏;预防措施

        房建工程的应用中,外墙渗漏则会影响正常应用,进而不利于有关单位的发展。针对外墙渗漏的原因研究可知,主要分为人为与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施工原因较为重要。对此,施工单位应加强相施工技术的研究,掌握施工要点,提高外墙防渗等级,进而确保房建工程的质量,真正为建筑工程的可靠应用提供保障,这势必也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1.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1.1建材的原因
        现代社会,各种新兴的施工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到当今的房建工程项目中,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墙体材料,良莠不齐,往往容易造成较大的孔隙。有些材料本身的吸水性比较强,但是抗渗透能力比较差,这是造成施工项目产生裂缝的材料方面的原因所在。在墙体砌筑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现场的抹平工作,对于一些灰缝的区域,采用竖缝中的水泥砂浆结构进行处理,令其能够达到最佳的饱和状态,通过挤揉的作用,达到密实的效果。一般来说,墙体和整体的钢筋需要在梁柱之间搭设一定的效果,而在窗子和墙体之间,需要有效地连接,往往材料在不同的性能上会形成一定的裂缝,造成整体的墙体出现孔洞、蜂窝和裂缝变形的现象,墙体的渗透作用比较明显。
        1.2设计的原因
        (1)轻视细部大样设计,如外墙预埋管件、铝合金门窗、穿墙管、鹰嘴、滴水槽、窗台坡度、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2)追求美观,外墙饰面砖采用细缝拼接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密封材料无法嵌填在砖与砖之间,因而漏水;(3)没能处理好不同材料界面的连接问题;(4)砂浆不满足设计要求与实际需要,透水性较大。
        1.3施工的原因
        从施工的方面来看,因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而造成的房屋建筑的外墙渗漏问题相对较多:框架结构的外墙柱跟切题的连接位置未埋拉结筋、拉结筋的设置不牢固,或者是拉结筋的间距、长度及数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在温度膨胀系数的差异相对较大时,则会造成连接位置的开裂,形成漏水的多发区。
        1.4施工操作不规范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会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或者操作失误而留下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人员在操作脚手架时,如果出现操作失误会使外墙出现破损或者墙润,而建筑施工中对管道的铺设也会对外墙造成一定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外墙的完整度,如果建筑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监管不严,很容易忽视填补与维修工序,这就为外墙渗漏留下了巨大隐患。
        1.5外墙装饰不规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外墙的美观性,施工中也开始侧重于对墙面的美化与装饰效果,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加大了墙缝的宽度,而且我国外墙装饰材料质量不高,很多勾缝用的砂浆质量都不合格,所以,这也加大了外墙渗漏的概率。
        2.建筑外墙防渗施工措施
        2.1加强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前,一般都会给予严密的设计工作,设计工作的质量,对外墙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对此,施工设计环节中,建设单位应注重外墙的防渗要求,考虑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给予加强设计,避免外墙渗漏现象发生。

具体而言,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相关排水渠道,将雨水等合理排除,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这便可以防止方面防水层被雨水浸透,产生相关渗漏问题等。设计过程中,还应注重墙面的缝隙处理,避免缝隙过大现象出现,过大缝隙很可能导致积水现象发生,对于房屋的稳定性也可能产生影响。因此,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加强缝隙的分析。针对建筑外墙的设计情况,工作人员可以深度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如BIM技术,进行建筑外墙设计的3D模型模拟,了解外墙设计的实际情况,从源头上控制有关缝隙的宽度,起到预防外墙渗漏现象的作用。
        2.2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外墙施工中,一般都会建设防水层,相关防水层的施工材料应用,对于防水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施工建设阶段采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密封材料,很可能导致外墙渗水现象发生。一些低质量的材料,更不利于长期应用,长期应用阶段,势必会导致渗水现象产生。基于此,建筑工程的管理单位应注重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有关密封材料的合格性。例如,现代化的密封材料常才PVC材料、PE模板等,加强有关材料的分析,检查,则利于确保外墙防渗的施工质量。另外,基于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等越来越多,对此,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加强有关材料的分析,选择适宜的材料,使建筑外墙的施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同时呈现经济性、环保性,促进建筑单位的与时俱进。
        2.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严格控制矽浆配合比;加强框架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外墙砖外侧需随砌随收缝,保证灰缝密实;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外墙砌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2)抹灰层。基层必须处理干净,尤其是残存木屑,并提前1天浇水湿润基层;混凝土面必须毛化处理:不同材料墙体交接处必须挂加强网处理,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单面成活后第2天浇水养护,坚持7天以上。
        2.4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
        建筑外墙的施工建设阶段,一般都会结合密封技术的应用,起到防渗效果。而施工技术的应用选择,对建筑外墙的防渗效果则会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此,施工建设单位应注重有关施工技术的分析,选择适宜的技术。例如,选择屋面柔性防水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适宜应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工程结构中,具有施工方便,防水性能良好等特点,同时还具有经济性。对此,有关施工建设单位应加强该技术的考量,注重研究施工要点,以能够确保该技术的应用质量,真正为外墙的防渗提供帮助。
        2.5加强施工工作人员的培训
        建筑外墙施工阶段,相关防渗施工技术需要工作人员有效执行,若施工人员存在施工标准上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后续的外墙渗漏现象发生,不利于企业的盈利。针对这种现象,相关施工单位应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优先进行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内涵、施工要求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执行有关操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施工阶段,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加强检查工作,确保每一项施工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施工项目,应及时责令整改,或重新施工,确保达到理想的施工状态,为建筑外墙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房建工程的施工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使用者的感受,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则不利于居住者的良好使用,也不利于有关建设单位获得利益。基于此,建筑外墙施工阶段,作为建设单位应注重外墙渗漏原因的分析,加强有关因素的了解,并结合相关成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而提高建筑外墙的施工质量,避免渗漏等问题的随意产生。
        
        参考文献
        [1]廖志尧.关于房建工程中外墙渗水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环球市场,2020,000(001):330.
        [2]陈其豪.关于房建工程中外墙渗水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居舍,2019,000(035):P.45-45.
        [3]吕亚杰.关于房建工程中外墙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轻松学电脑,2019,000(01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