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秋云
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 泰州 225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的发展也有了进步。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而建造技术的革新使高支模施工技术被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工程数据的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搭设高度高、跨度大,以及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大的建筑物,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同。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要充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执行高支模操作。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承载能力和搭设的跨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些高度大于支撑能力、施工中缺乏相互联系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模式,施工难度也大。土建施工普遍具有渗透能力差特点,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因此,开展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调整土建施工沉降允许偏差,判断出土建施工中的要点;计算土建施工沉降,考虑土建施工混凝土压缩形变的绝对大小,获取沉降绝对数值,为后续土建施工高支模架体的架设提供数据。
1高支模施工概述
高支模技术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存在特殊要求,即高于5m的支模高度方可实施高支模施工。同时,若混凝土结构跨度不低于18m,并且在施工期间,需要以8m以上的支模进行辅助作业,也可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另外,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标准、高难度等特点,要想发挥出高支模技术的最大作用,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施工,结合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各高支模施工流程与环节的把控,确保高支模作业的开展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能够做到对高支模各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避免因高支模技术应用不合理而影响到项目整体建设效果。
2高支模建筑技术的作用
中国建设项目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不断扩大。在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同时更需要对工程的验收标准不断提高,避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盲目建设的风气,所以需要逐渐提高施工技术的标准,其中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建筑工程及超高层建筑的标准会更加严格,因为这种大型工程项目都要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不进行严格的把关就很有可能发生事故。应逐渐开发出不同的新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中,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为了有效提升楼宇建筑内部的结构承载力,需要施工团队不断学习和应用新型的建筑技术,从而对施工项目的内部构造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提升,使其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与过去低效的施工方式相比,现有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及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又有了施工的质量保证。这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及前进方向。令建筑行业的发展在纵向层面不断加深,提升行业的革新质量,为以后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高支模施工技术
3.1高支模技术施工准备
在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之前,相关的负责人以及编制人员,要能够组织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交底工作,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认识,让其能够充分意识到高支模工程施工安全以及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能够把握高支模施工中所要控制的要点。
另外,还要让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对操作班组做好专项交底工作,让其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点,并且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把控标准,采取相关的措施,同时在交底工作结束以后,需要做好书面签字流程,确认交底工作的完成。在开展高支模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提前选择相关材料的供货商,并且能够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根据国家的标准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考察,看其质量是否能够符合标准,禁止采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比如说变形、脱焊、裂缝、松动等),对于其使用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的、有缺陷的材料,严格做好不合格材料的退场工作。同时,对于所选的材料如扣件,应该及时做好防锈处理工作。为了确保在浇筑工作以后,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就要对模板位置进行确定,并且做好固定工作,能够在水准点和控制线的基础之上,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较为准确的放样,并且能够保证后续的验收合格。
3.2高支模施工
首先,要对架体搭设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现场放样的线来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架体的基础而言,要能够坚定结实,同时表面平整,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进行现浇结构上层模板以及支架的安装时,要保证下层楼板能够对于上层的荷载,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者也可以进行支架的架设。另外,要保证上下层的支架立柱能够对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荷载力的传递。同时,要将木垫板放置在立柱的下面,而不能使用脆性材料作为垫材。在进行纵横扫地杆的设置时,要降低放置在距离地面20cm的位置,要想实现对于结构梁底以及模板标高的调节,可以在立杆的顶端进行可调顶托的设置,而且对于钢管与可调托座的交接部位,要进行横向水平杆的设置。在进行立杆之间的距离、水平杆数量、剪刀撑设置的时候,都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安排。在进行模板的施工工作时,如果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梁板,其跨度大于等于4m,那么就要进行模板的起拱工作,充分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如果没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则要将起拱高度设置为1/1000~3/1000的跨度,并且在起拱以后,也不能让构件的截面高度受到影响。在落实好架体的搭设以及模板安装工作以后,要对于各个部件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发现部件出现松动、变形等不良现象,那么就要及时安排修补工作,对其进行再次固定。
3.3施工专项方案的执行监督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单位应该委派专人,按照相关的规定,对于施工现场专项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和监测工作,一旦查出施工不规范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对其提出要求,责令其进行整改。如果发生一些施工紧急情况,可能会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则要迅速的组织人员撤离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相关的技术负责人要定期开展巡查工作,确保专项方案的有效落实。同时,对于监理单位来说,要能够将高支模工程的施工,归入相关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中,在工程特点、环境条件、施工工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规范相关的安全监理流程,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监理单位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督促施工人员认真落实高支模技术的专项方案,一旦发现一些违背方案实施的现象,则要督促其进行整改。如果遇到责令整改无效的施工单位时,则要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让建设单位出面,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来进行整改,如果建设单位要求无效,则要上报给相关的主管部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项目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构成独立施工技术体系。在建筑规模扩大的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增多,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的范围得以拓展,提高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必要帮助。项目实施之前,聘请外部专家以及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方案审查,每一位都可以根据施工方案畅所欲言,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见解,结合项目相关人员和外部专家的建议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同时明确不同环节、不同岗位、不同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具体职责,通过各个工种、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确保项目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怡.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