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既有线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便梁联合检查管理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陈宗民
[导读] 为了坚持做到运输、施工兼顾,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
        陈宗民
        山东济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为了坚持做到运输、施工兼顾,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当前有必要对铁路既有线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便梁联合检查工作进行管理,通过不断提升检查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整个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铁路;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便梁联合检查管理
        前言:铁路既有线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便梁联合检查对于保证便梁架设期间既有线路运行良好、防止因施工影响既有线路稳定、保证营业线行车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需要通过制定出明确的检查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铁路的整体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一、检查工作具体内容
        (一)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线路静态检查:线路高低、水平、轨距、超高、正矢、轨缝、轨温等情况。二,便梁支点检查:便梁支点沉降观测、平面位移。三,轨道电路检测:便梁钢枕与钢轨底部绝缘、胶垫安装及磨损情况;轨道接续线防破损、防联电。四,便梁检查:检查便梁牛腿、板凳等扣件螺栓是否松动,防纵横移措施、步行板及轨枕防坠落措施是否有效。
        (二)检查频次
        检查频次安排上主要方案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线路几何尺寸及轨道电路检查:为保证既有设备正常运行,安排专业检查人员,根据路局下达施工计划,周一至周四有天窗作业时间分别在每日检查四次;无天窗作业每日检查三次,对既有线便梁架设范围线路进行检查及维护(具体时间以登记时间为准),确保营业线行车安全。二,临时便线分别在每日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
二、铁路既有线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便梁联合检查管理具体措施
        (一)完善准备工作
        在开展检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施工准备相关工作,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培训,驻站联络员、检查人员、防护员需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二,驻站、登销记,施工前在施工范围所在车站设驻站联络员,并在对应作业线路登记点外作业,作业完成后进行销记[1]。三,防护员,检查前必须配备专职现场防护员,并检查防护备品是否齐全(短路铜线、对讲机、备用电池、喇叭、红黄旗、上岗证、防护员记录本、袖标),上线作业前联系驻站联络员,经其允许后方可上线作业;作业中如需跨线,联系驻站联络员询问所跨线路情况,经其允许后方可进行跨线作业。四,检查人员,上线前,检查工具是否齐全(轨温表、道尺、悬绳、超高找平码、石笔、小锤、记录本、轨道电路检测仪),并掌握所检查线路基本要素(曲线半径、正矢、超高)。五,施工前根据检查路径在施工便门集合,登记手续完善后统一入网作业。
        (二)明确检查标准
        明确检查工作的标准,是保证检查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检查工作的重点检查依据。

具体来说:一,线路检查,施工范围位于某某站内,最高行车速度为80km/h,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规定,v≤120km/h,线路轨距允许偏差为+6、-2mm;直线地段两股钢轨顶面在同一水平,曲线超高允许偏差为4mm;曲线正矢:圆曲线正矢不大于3mm,连续差不大于4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不大于5mm。缓和曲线正矢差不大于2mm,正矢差之差不大于3mm;检查出线路几何尺寸有超限范围,检查人员首先向施工负责人汇报,采用相应安全措施及时整修线路;线路温度≥50℃时,应对线路浇水降温;加强雨后巡视检查。重点对便梁支点沉降及位移情况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消除隐患。二,轨道电路检查养护,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成立专项联合检查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便梁进行编号,专人包保检查,除施工天窗点内检查维护外,每日检查三-四次,无天窗定时间:每日检查三次,对便梁架设范围既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维护,并与设备管理单位加强联系,落实每日点内检查养护,点外巡视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防控便梁架设地段轨道电路钢梁胶垫、钢轨扣件绝缘破损、漏泄等造成“闪红”,减少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
        (三)利用监测系统
        在落实联合检查的基础上,对架设便梁轨道电路区段,充分发挥电务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功能,加强施工范围内轨道电路集中监测数据浏览分析,每日进行四次,雨中、雨后适当增加信号集中监测设备的浏览分析,并在集中监测设备巡视记录本中做好记录。对浏览发现的问题及时利用微信群进行发布,由联合检查组要点进行处理,及时消除隐患,闭环管理。
        (四)做好细节检查
        对细节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检查钢轨扣件尼龙绝缘角位置是否准确,是否因扣件挤压,造成绝缘角变形、损伤,影响绝缘效果[2]。二,发现绝缘胶垫或尼龙绝缘角位置偏差时立即将其调整至设计位置并拧紧扣件;若发现损坏情况应立即更换。三,加强轨道接续线检查,将便梁架设地段轨道电路接续线全部更换为“三防”线,并加强巡视检查维护,发现不良接续线及时更换处。四,加强既有信号设备及电缆设备巡视检查养护,发现异常及时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并配合处理,消除设备隐患,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五,做好连接处的检查,具体包括:牛腿及连接板S4上全部螺栓应同时上紧,弹簧垫圈置于螺母与平垫圈之间;便梁扣件连接处,应随时检查,上紧松动的螺栓;钢轨垫板采用氯丁橡胶特制的斜垫板,厚度为20mm,不得随意代替,橡胶斜垫板具有方向性,厚边须放置在钢轨外侧;每次架设后均应检查相关扣件,补刷油漆,螺栓丝扣上油。
        (五)完善管理机制
        健全当前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效果。具体来说:一,纳入日交班、周例会、月度例会制度。对巡视检查测试情况,对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克服的纳入当日交班及周例会,集体研究协调解决。二,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各参建单位建立应急值守制度,加强值班力量,24小时专人值守,配备齐全应急备品,发生异常及时处理,杜绝设备隐患升级为故障[3]。三,责任追究。对于工作不负责任,应能提前预防或避免的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而出现问题的,一律进行考核。四,建立联合检查微信群。与工务、电务工区建立联合检查微信群,加强信息反馈及沟通。五,建立巡视检查记录台账。明确日巡视检查工作范围,对巡视检查设备数量和发现解决问题详实记录,轨迹清晰,做到提前发现安全隐患,解决存在的问题。
结语:
        开展铁路既有线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便梁联合检查管理工作,对于保证整个铁路运行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前需要在明确检查工作具体内容的同时,在各个方面落实有效的检查管理工作。以此保证通过提升管理工作效果,为铁路工程质量、运行安全提供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法武.复杂环境下穿铁路立交设计与施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0):113-115+119+16.
[2]王军.简析宁启铁路下穿立交桥施工安全控制[J].城市建筑,2019,16(05):148-150.
[3]曹崇友.桥涵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关键环节的监理控制[J].上海铁道科技,2015(04):100-10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