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骏
南京明升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210002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加大、建设数量的增多,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希望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化建筑性能,增强居住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机电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其质量,做好技术科学运用与革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为切入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旨在增强建筑机电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数量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同时也使得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在管线综合布置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功能、外观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遵循一定的原则开展管线综合布置工作,保证其中越来越复杂的空调、消防、给排水、照明等系统工程可以合理布置并和谐共存,实现整个机电工程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对有限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保障其应有作用的发挥。
1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意义
各个工作区当中,管线布置的要求和特点都存在差异性,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更需要做好各个项目之间的有效协同,以确保通风系统、电力系统等高效运行。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为人们的生活居住带来良好的体验。尤其是在当前智能化设计中,更要考虑到管线的布置情况,运用综合布置技术增强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对于管线的标注不够清晰,会导致施工遇到阻碍。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优势明显,能够防止设计不合理、尺寸不达标等问题引发的质量问题。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是管线布置的首要前提,通过整体布局的合理分析与规划,能够预防管线交叉和重叠等问题,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此外,对于布局的优化,能够在人力成本、材料成本上得到控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2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施工
2.1管线种类
一是强弱电管线。室内建筑的强弱电管线包括照明管线、消防管线、电视、电梯线路、互联网线路及其他相关的强弱电管线等。另外,部分管线的配套盒子或箱子也属于强弱电管线管理的一部分。这些管线数量较多,复杂性强,且由于安装位置不同,选择的连接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做好前期设计和管控,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二是管道。对于室内建筑来说,安装的管道结构以消防用水管道、建筑给排谁管道为主,在管道布设中,要求按照功能规范做好科学分隔,减少水污染问题。三是管线敷设通道。包括强弱电、给排水及热力竖井三部分。不过,由于空间和数量上的限制,管线铺设通道的设置存在较大难度。如果施工单位不对空间大小形状予以考虑,私下将管线的安装改造工作完成,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给建筑物带来安全威胁,还可能出现返工的情况,进而带来较大的资源和资金浪费,且延长施工工期,影响企业的最终效益。
2.2机电管线设计综合碰撞研究
机电管线设计碰撞问题是机电工程设计管理过程中通常存在的状况,假如出现碰撞状况必然会对施工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致使管线系统功能无法正常工程。对于此类状况,相关机电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利用BIM技术从三维模型层面校验管线空间排布状况,迅速找到并且确认发生碰撞的区域,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进行修正。机电工程管线设计碰撞校验的目标通常是电气系统、排水管路及暖气通风管路等和建筑物框架之间产生的碰撞。
机电工程管线系统和排布状况比较复杂,假如同一时间实施碰撞校验,就会制约校验效率及检测品质,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规避碰撞校验同时操作,用以保证校验作用平稳运行为基础,再降低针对建筑物的检测量,校验管道和建筑物空间碰撞状况,确认碰撞具体位置,进而完善及改进。
2.3建设协调控制机制
为了提高施工安全的质量,通过统筹规划的方法遵循统筹设计部门的指导,设计部门、技术沟通部门和安装部门要进行联动控制,达到有效的配合。首先,各个工序之间要有效地配合,相互之间确保数据对接完整,施工程序流畅。其次,在沟通过程中,要相互监督,设计部门要监督施工管理部门,避免没有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规定造成后期的施工错误问题。而施工单位还要对设计单位进行科学性监督,及时地反馈施工现场的问题,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协调管理机制还要派出专门的工作小组对不同的管线设备的安装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
2.4运用综合平衡技术
综合平衡技术是管线综合布置中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多种管线的有效协调达到平衡的目的,在明确安装顺序的基础上,保障管线的良好运行状态。在设置第一级管线时,应该在排水管上方设置弱电管、电气管、弱电槽和电气槽等,排水管的排水性能会受到坡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合理控制坡度误差。通过隔离技术的运用,降低对弱电线缆和电气线缆的干扰。在设置第二级管线时,在最高层安装具有较大半径的特殊管线,准确标记机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其他工程的影响,管线平行设置中需要错开上下接口。在第三级管线的布置中,要防止支管的冲突问题,减少缠绕和弯曲现象,采用直线形式。根据管线的检查维护需求确定合理的位置,为后续工作提供便捷。从管线的功能角度进行分析,在采用综合平衡技术时应该考虑到坡度和消防需求,增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工作人员应该最先开展上层管线的安装布置,为大型设施的应用奠定基础,确保设施位置的准确性,完成相应管线的连接。运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能够实现对工期的有效控制,防止受到交叉现象和连接不正确等问题的影响,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2.5科学选取交叉点位置
管线科学排布就是要减少不合理的交叉,通过更加精准的调查选择,不仅可以减少重叠或者是碰撞的问题,还可以更加合理地调整管线的位置和走向。一方面,在综合排布的过程中,要预留出管线的布置时间,一般来说,这个时间要控制在3~4天,通过综合排布技术的应用,这个时间可以下降30%~40%,但是,仍然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科学地安排施工的流程,首先要对建筑主体开洞口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测量,才能为后续的管线综合排布创造出良好的空间,利用EMI技术对管线的各种交叉点信息进行及时的核对,确定节点图的位置与洞口的位置。
2.6确定机电工程管线设计方案。
在完成了相关机电工程管线系统的碰撞校验及优化整改等工作以后,相关机电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给出机电管线最终版施工二维工程图纸,把该设计方案和管线工程三维数字模型一起交付给监理企业及业主。与此同时,相关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对最终版的BIM设计二维工程图纸进行排版打印,提高安装作业效率,并且确保工程品质。
结语
将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可以增强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便捷,使建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在施工中缺乏全面规划和交流沟通,也会导致诸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威胁后续使用。为此,相关人员应该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通过控制施工要点、考虑吊顶和维修空间、合理选择管线、融合BIM技术和运用综合平衡技术等加强全面控制,促进工程项目的快速实施,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明磊,黄立华,周双科.住宅工程铝模板施工工艺中机电管线预留预埋施工技术及应用[J].住宅产业,2019(12):41-43.
[2]陈汉林.大型地下室机电管线综合的BIM技术应用[J].门窗,2019(2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