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刘跃成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林木资源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刘跃成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鹤岗154212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林木资源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需要有效实行林业工程建设。就目前的林业工程建设而言,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培育林业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实现该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林业工程建设;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分析;研究
        1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主要作用
        1.1确保林业稳定发展
        要想保证林业项目正常开展,必须要科学维护优良树木种苗,种苗不仅是林业项目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保证林业项目稳定发展的关键。因为,林业种苗培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候、区域等因素,所以树苗性质和类型也势必存在差异。因此,有关部门在林业项目发展过程中需要准确认识林木种植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良好的培育效果,提高培育水平。
        1.2林木种苗是建设防护林的基础条件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防护林的建设目标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从原来追求的数量转变为现在追求的质量,如此的转变更加有利于我国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生态系统建设更加有利。对于防护林的建设来说,需要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的种苗,因此就目前而言优化种苗培育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不同的防护林地区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种苗选择,不能所有地区的林业种苗都是一致的,而是要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温度等外部因素进行种苗选择,这样才能将防护林的作用发挥出来。
        1.3林木种苗是推动防护林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树木种苗在林造产业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绿化环境,吸收空气的有毒气体,对绿化带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林业工程在建设绿化工程的时候,需要选用优质的树苗,生长率快、存活率高等,都能实现林业工程的持续性发展,净化空气;在对林业工程的建设下,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水质调查清楚,在选用树木种苗技术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判断,也可以将这件事情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在环境上加以保护。由于我国的林业工程不断地攀升,在建设中也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将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林业工程以及生态环境,国家政府同时将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以及优良政策。让林木种植技术拥有更多的优势,在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管理上不断地加大提升,对以后的林业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2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育苗方式
        2.1播种育苗
        传统播种育苗方式下,播种季节、土壤土质、种子品质、立地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林木种苗培育质量。在播种前需做好种子处理,如选用赤霉素、萘乙酸等植物激素与生根粉、保水剂进行浸种处理,或选用水浸、层积、变温、雪藏等多种催芽技术,借此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协调不同种粒间的生理差异,维持种子初期生长量的平衡关系。同时,应结合树种特性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柚木为例,在播种前可利用生石灰沤种,或通过晒种进行催芽处理,通常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70%~80%、成苗率达到70%~90%。
        2.2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生命力极强是树木的特征之一。树木枝条的培育通常通过吲哚乙酸等一系列营养物质调节,这种营养物质在促进树木快速生根的同时也能有效地缩短育苗时间,实现短时间内完成树木的繁育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育苗与树种的质量,林业生产中大多采用无性繁殖技术进行育苗,这种方式可以缩短育苗时间并且提升育苗品质。优良的母树往往能大概率实现育苗后树木的成活,因此优良的母树有利于提升种树效率。
        2.3容器育苗技术
        林木种苗容器育苗技术是当前我国林业项目建设中应用的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之一。

这种育苗方式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其因为自身具有育苗时间短、种苗质量与规格控制难度低以及种苗出苗率高等各方面的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林业项目建设中的种苗培育工作中。
        3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3.1种苗的采集存储
        林木种苗的采集与存储是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科学化管理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林业企业为了保证林木种苗的采集与种子产量测定工作,结合种植地实际情况和土壤条件,在多元化林木采种工具的支持下,严格筛选品质优良的林木母树,从根本上确保林木种苗的生长发育。在选择育苗造林种子的环节中,同样需要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提前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进行分析与采集,在土壤情况良好的前提下进行播种与移植,另外还要确保林木种苗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林木工作人员既要做好林木种子的采集,还要将林木种子的加工与存储工作做好,不同种类的林木种子加工方法也大致不同,工作人员在对种子加工之前要进行一个细致的挑选。林木种子存储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湿藏另外一种是干藏。顾名思义,干藏的对象主要针对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的种子,而湿藏就针对水分含量较高的种子。两种存储方式都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批定量的方式去存储。
        3.2种苗定向培育
        定向培育是当前普遍使用的种苗培育方法,是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培育措施。通常我国沿海地区、灌水泛滥地区或水土流失的地区都会采用不同的定向培育方式。种苗选择应当符合生态环境,注重提高生态环境价值,选择符合地区环境特征的种苗。造林时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具体可以春季或者梅雨季节培育种苗,这时的土壤湿度较大,土壤的水分流失较少,可以保证苗木的水份供给。
        3.3苗木根系培养
        苗木根部培养一方面能使种苗根部获得良好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种苗根部插入土壤的深度来控制苗木的生长高度,从而减少苗木出现根茎过粗、重量过大的情况。为了在起苗之后对苗木进行高效的捆绑和种植,可以适当修剪苗木的侧根和主根。苗木起苗之前注意对其进行切根处理,即根据之前确定的深度采用机械切根刀从苗床上沿着水平方向切入土壤之中,切根操作中,为了操作方便,可以使切根刀片转动或者固定,切根操作能够有效控制苗木根部的生长方向,确保起苗操作的安全可靠。为了保证苗木侧根须正常发育,切根以后可以对苗木根部进行后续修饰处理。根部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种苗的培育质量。
        3.4苗木施肥
        苗木施肥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对栽种基地的土壤性状和栽种的林业幼苗所需元素分析科学化苗木施肥的肥料构成从而达到施肥效果最大化的目的,进一步加速林业幼苗发展成稳定的林木进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林木施肥有所建议:首先是施肥容器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容器对苗木进行施肥,避免肥料被雨水冲刷造成浪费;接下来进行施肥计量控制,肥料剂量使用过多会出现幼苗枯黄死亡情况的出现,肥料剂量使用过少又会造成施肥效果不明显,应使用合理剂量对林苗科学施肥;最后是施肥阶段选择,林苗培育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例如在播种或移栽前、抚育过程中、以及后期肥效管理,不同时期施以不同成分的肥料,以缩短林苗培育时间提升培育成功率。
        4结束语
        总的来说,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是一项需要特别细心,且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项目,由于这其中许多环节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要求种苗培育人员重视起来,规范种苗培育程序,完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提高种苗培育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最大限度保证种苗培育的整体质量,真正意义上发挥林业工程建设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所需,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刍议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69+73.
        [2]何涛.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  ,2018(20):50.
[3]杨清岑.刍议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0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