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梁竹
[导读] “新基建”的七大热点领域中,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梁竹   
        身份证号:51010519810117****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新基建”的七大热点领域中,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5G等均与输变电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的形势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文章阐述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开展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介绍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创建的相关举措,以期为输变电工程的平稳化与安全化运作带来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输变电;安全;管理;问题
        1导言
        针对输配电装备运维难点和电力系统数据特征,通过研究多源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依托不同平台,借助数据融合法全方位获取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设备状态、实时状态、电网运行指标等,从而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规范化使用,实现视频、图像、文本等多源电网数据的源端融合。
        2电力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的重要性
        据相关数据统计,绝大部分电力工程事故产生的核心因素是:各相关方、相关部门不能充分依据法规以及行业内部的要求开展安全管控、规范化运作施工安全技术,从而造成各类安全问题且屡禁不止,给电力企业及建设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一定负面的社会影响。在目前电力输变电工程施工运作中需充分将安全管控落实于工程建设的所有流程中,不论是从管控部门亦或基层建设人员都需树立安全运作意识,全面规避为了短期收益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电力企业需科学化运用相关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控技术,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安全运作建设管控机制,保障所有作业人员都应在施工运作中严格依照标准规范开展,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创建优异的工程建设环境,保证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平稳开展。
        3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3.1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及监督力度不足
        在传统的电力生产方式中,许多设备在维修过程中都会发生断电处理或改变电力设备的运行,而工作需一名专业人员在设备维修后的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形成明确的职责,同时通过整合操作,合理安排工作质量控制和实施安全措施,如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多角度的形式实施,一名工作人员需负责工作票的发放等多项工作,这反过来又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个人负责的工作中的根本问题,使其难以发挥监管作用,从而难以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实施。
        3.2电力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控存在的问题
        国内输变电工程整体可粗略划分为变电站、输电线路建设两个版块。前者因其作业环境和场所固定、持续管控规范、发展态势较为优异且施工运作也较为简易,特别是运作流程相对简单,所有相关电力企业在持续提升建设体量的基础上不断累积了诸多的安全方式与经验,也让其可充分满足于工程项目运作安全的整体需求;输电线路建设因其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作业场所多样化和不固定特性,需涉及诸多的工作人员且整体人员架构较为随机,而伴随着管控方式的探索与进步、工程体量的变化与增进,更加使得安全管控的难度多方面增加,从而也造成了工程安全事故率大幅度提升的现状存在。这无疑导致电力工程整体的安全管控不能有效发挥出其应有的机制,安全管控所展现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在输变电项目的整体施工运作阶段,受到诸如地域地理环境、气候气象条件、设计因素、地形地质因素、材料器材供应甚至队伍整合素质、劳务合作因素、地域人文因素等的影响或干扰,其所包含的安全隐患亦是相对较多,这对安全管控也带来很大影响:首先是工程安全管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及其调配不够科学,在诸多输变电工程运作中存在着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通常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及工作开展能力较为欠缺,特别是安全管控版块更是屡见不鲜,这无疑会让安全管控效果大幅度削减,不能更好契合工程安全运作的相关需求;其次是工程施工运作的建设进程往往因工期设置(或受外部条件、或受器材采购供应等)不合理、或对工程建设环境的勘测不够深入,从而让工程建设时常会受到诸如天气环境、人为因素(如青征迁纠纷)、以及建设环境相对较大的影响,不能更好保证工程建设运作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3.3缺乏电力运行及维护相关的专业人员
        电力运行及维护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工作岗位,从现阶段的队伍建设来看,极少部分人能够做到一人胜任多职。然而对于变电站的操作和维护来说,其面对的对象是一样的,都是以电力设备和基础设施为主,但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要求更高,要求其要有着丰富的综合知识,而维修工作需更多的专业维修知识,如二级试题等,有的专业人员对其他工作范围的理解只是基本原理和过程,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而缺少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实施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是跨学科人才的严重缺乏。
        4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
        4.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
        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专家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开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专家系统是极为必要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推断出输电线路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及所发故障的原因,包含知识库、数据库、解释机制、推理机以及人机接口五个部分。监测系统获取数据信号的手段主要有远程可视、线路安全运行、避雷器等。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分别构建成静态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当监测系统运行时,远程可视监控模块将率先启动,并将现场情况转化为可视图像,避雷器、安全运行模块相继启动,系统将会根据各个模块的数据分析结果,启动综合分析模块,从而对结果进行全面的判断,其结果可以作为输电线路早期故障的重要诊断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2正确选择维修设备
        在进行具体的维护工作时,需使用相关维护工具。维护工具的合理使用也影响相关设备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如选择了不合理的维护工具将影响设备的安全保护。选择正确的工具维护有效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设备维修维护工具不仅关系到质量,质量也可以提供职员一个重要的保护。
        4.3增强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因素,深化安全运作技能
        增进电力工程人员的安全运作意识,相关管理人员需充分起到领头作用,从而辅助工程运作形成较为优异的安全意识氛围,让所有工程施工人员从内心层面充分认知到安全建设的关键性,并有效地贯彻于工程建设运作当中,从本质上减少安全突发事件的产生几率。同时需全面开展相关的主题安全活动,更好提升员工学习的主动性,让员工更多探知安全知识,充分明晰电力工程运作中所包含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借助科学合理的安全专业知识考评来进一步增进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运作基础意识;同时也需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技术的增强培训,全面增进技术工作人员安全运作的能力与水准,从而让技术建设有着充分保障。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也需更好的调控,建设方需对承包商开展核心工作点的安全交底,特别是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开展深化,从而更好规避事故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在本质上结合新时期的要求、新思想的延伸、新技术的应用,打破以往管理模式的束缚,结合“数字新基建”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强有力的优化提升措施,将安全管控工作全面落实到各个环节,才可更好保证建设过程以及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让输变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平稳性与品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黎,华奎,姜昀芃,等.输电线路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广东电力,,2018,31(08):124-133.
        [2]殷学钦,王浩宇.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控的监理对策探讨[J].建设监理,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