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庄海飞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庄海飞
        身份证号码3704811990041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数量将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的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会逐步被新技术替代。装配式施工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建筑施工的主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施工材料浪费等问题,在保证工程施工科学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可实现建筑结构的分段组装,改变当前城市建筑的结构设计形式,因而是我国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技术;质量
        引言
        施工技术是指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运用在特定施工步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施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由于施工技术是针对某项特定工作,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必须严格的执行。技术与实际施工步骤方式相结合。现如今,施工技术在新型装配式建筑形式中运用的更为广泛,由于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的方式,所以,各个施工方式步骤与传统建筑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运用好施工技术,则会直接导致施工技术与实际建筑施工内容和施工步骤无法相互配合,给建筑施工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也无法保证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加大了建筑施工的管理管控。
        1简述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阶段我国新型的建筑模式,它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开始进行建筑构件的加工,并且是按照既定的标准采用工厂化流水式作业。在构件生产完毕以后,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作业。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提前生产构件,所以必须严格把控好构件的数据标准和构件选材质量。在现场组装作业时,也必须按照标准的组装步骤来完成施工。这种新型的建筑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大大提升了承建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2.1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
        组件连接质量对建筑物的建造质量和抗震性能有直接影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主要有预留孔浆锚搭接、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和现浇带连接方式。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方式时将链接的钢筋插入预先做好的套筒内部再注入高强的灌浆料,一定要确保钢筋和套筒融为一体;采用现浇带连接方式时在上下层剪力墙中间设置相对应的现浇带,通过安装后的现浇部分实现连接,现浇带顶面的混凝土一定要夯实是关键;采用剪力墙环筋扣合技术时预制墙的竖向钢筋伸出墙底,用钢筋绑扎的方法将连接部位链接,确保U形钢筋单根钢筋的锚固长度要与具体的工程要求相互吻合,确保连接部位有效形成刚度更强的芯梁。
        2.2预制叠合板安装
        现阶段在采用装配式预制安装技术的过程中,选择使用与其相适应的预制叠合板整体性分析安装技术,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各个作业层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在安装叠合板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最不利工况、脱模强度进行验算以确定吊点布置选择相应的位置和方向。根据具体的施工技术选择与此相适应的模块化吊装方式,以确保叠合板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吊装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叠合板的水平定位及竖向标高。叠合板的底部应该设置与叠合板底部的大小相适应的临时性支架,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完成整个施工过程以后,应该把支架拆除,为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同时,对于需要双层结构安装的部位,首层的叠合板结构安装完成之后,需要第一时间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2.3预制构件设计
        2.3.1整体式板楼和其支座连接处设计
        在制作建筑墙板和整体楼板的前期,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制作要求,确保建筑墙板和整体楼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搭接处预留处足够的位置,至少要不小于1cm,另外,搭接处要做好防漏浆处理,避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如墙板变形等安全问题。
        2.3.2预制叠合板内的线管预留设计
        在构件设计方案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部分构件内部叠加式管道的预留设计,利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对管道线路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设计方案。避免出现管道活线路交叉偏离等问题。
        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
        3.1科学合理的储存预制构件
        通常情况下,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之后,在预制构件吊装之前需要准备专门的区域进行存放,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存放的时候应该根据构件的不同特点,做好分类保存。最好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分类存放区域,这样可以减少因为位置存放不合理而对预制构件进行二次转运,便于起重机对构件进行起吊。为防止地面不平坦或者是地基塌陷等对预制构件造成的损坏,存放区域的地面一定要排水通畅,平坦并能够承载较大的重力。另外,建筑企业应该明确规定非工作时间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构件存放区域,减少人为原因对其造成的损坏。
        3.2加强施工人员与机械的控制
        第一,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机械的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加大对其管理力度,才能使工程的施工更高效的进行。应该建立管理小组和监管小组,确保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进行合理的机械间协作。第二,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施工人员对一些关键性呢技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做好各个工序间的衔接工作。第三,专管质量检查的小组成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第四,对于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及工具,都要定期保养和维护。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加以及时检修。第五,制定严谨周密的应急方案,以备处理一些施工中的突发情况。
        3.3对建筑构配件的供应和管控
        由于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一般传统砌筑式建筑,它是把各种建筑所需的构配件,用专门的运输工具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现场进行组装。所以一定要确保在整个运送过程中构配件不被损坏。这就需要对构配件的装卸和交通工具就行严格的要求和把控,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由于运输对构配件的损坏程度,保证每一个构配件的质量必须符合施工所需要求。另外,构配件的采购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执行,在采购过程中应该注意构配件的生产时间,生产批次以及生产编号,这些操作一定要在构配件到达施工现场之前完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构配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存放和养护也要落实,存放一定要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堆放层高一定要按照标准,还要注意不要使其堆放过高,以免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对于暂时没有用到构配件进行必要的养护。保证所有构配件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要领做深入地探究和分析,合理运用到工程建设当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惠.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0,11(10):72-73.
        [2]张吉红.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1-2.
        [3]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4]高定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