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现状与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刘莎莎
[导读] 建筑施工扬尘是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刘莎莎
        江苏锦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25000
        摘要:建筑施工扬尘是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生态环保理念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成为一项社会性的话题。本文总结目前施工扬尘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责任相关主体在施工扬尘控制及优化中扮演的角色,并给出具体的施工扬尘控制及优化建议,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系统化方案的搭建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现状;管理措施
        
        
        1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现状
        1.1认识不足
        近年来,我国针对大气污染一直十分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但治理的效果依然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扬尘污染的认知不足。通过分析发现,扬尘本身属于颗粒物,扬尘产生的位置多、环节多、排放形式多变,容易受天气,如空气湿度、风速的影响,与施工工艺、建筑结构类型都有关,因此,扬尘排放具有排放时间上、排放空间上、排放量上都具有不确定性。除此之外,扬尘污染会损害呼吸系统,诱发人体病变。由于人们对扬尘污染的认知不足,没有认识到扬尘污染的特征及重要影响,导致扬尘污染的治理效果不佳。
        1.2施工粗放,管理不当
        通过对建筑施工情况的总结发现,某些建筑施工的过程较为粗放,对扬尘污染的管理并不严格。在日常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扬尘防治措施不够完善,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施工行为。例如施工现场围挡高度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围挡破损;堆土、裸露地面;散装物料表面、建筑垃圾表面未完全覆盖等。相关部门也尚未出台与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有关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及标准,不利于对施工工地进行量化监管,导致扬尘管理一直较为被动。
        2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
        在建设文明绿色工地的要求下,应不断提高治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可采用。
        2.1明确有关单位主体责任,有效的组织施工
        为了全面解决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问题,首先必须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的综合管理入手,强化各方主体的责任,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对施工单位来说,要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并制定科学的扬尘治理计划,逐步提升扬尘污染的治理水平,实现扬尘控制方案的合理应用,加强管理力度,确保扬尘问题的及时解决。对于扬尘管理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需要及时将责任落实,制定合理的奖惩管理制度,充分提高日常检查管理力度,确保施工单位的日常扬尘治理。另外要确保施工单位有较高的防尘意识,实现一线工作人员施工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科学组织施工,从源头消除扬尘,提升对扬尘污染的治理水平。
        2.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
        具体制定管理办法,设立奖罚机制。政府派有关部门实时监管,施工现场安装扬尘监测视频监控系统。编制扬尘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制定专项负责人、工作人员制度;预留扬尘治理专项支出资金;严格记录施工扬尘日志;施工现场设置标识标牌标语“六个百分百”即:1.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2.物料堆放100%覆盖;3.出入车辆100%冲洗;4.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5.土方开挖100%湿法作业;6.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针对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淡薄的情况,施工负责人应制定统一的施工要求,以减少扬尘污染为施工条件,从制度上规范建筑人员的施工行为,达到最好的降低扬尘的效果。
        2.3施工扬尘的环保化处理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很可能会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扬尘问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飘尘由于自身的质量较轻,在空中漂浮的时间会比较长,如果被人体吸入则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大量的飘尘还会引起空气中PM2.5的数值有所上涨,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于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控制,例如在围墙上安装定时喷雾的装置等,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来抑制扬尘。对于施工中所使用的土方,因裸露所造成的杨尘问题,可以将这些土方集中放置,并在其上方铺设相应遮蔽物,来减少扬尘。如土方堆放时间较长,可以在土方上播种生长较快的草种,并定期浇水养护,来进一步控制飘尘。在车辆运输土方的过程中,许多运输车辆在装载时没有做到平车,且密闭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出现撒漏现象出现。并且由于许多车辆在施工现场没有做到将土方卸干净,故车上的土容易被带出工地,散落在地面上,造成扬尘,进一步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车辆在运输土方时应当注意密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扬尘。
        2.4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扬尘污染防治自主性
        对于扬尘污染的防治,是每个市民的责任。除依靠各监管部门的监管以外,还应积极采取广播、电视、媒体等平台向社会扬尘污染的巨大危害以及科学的防治知识,提高各部门和民众对扬尘污染的认识。促进全社会对于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自主性得以增强,尤其要注意并加强工程建设方及施工方对于扬尘污染的正确认识,促使起自觉担起扬尘污染的工作职责。与此同时,鼓励各民众积极参与对扬尘污染企业的举报,形成社会共管的和谐氛围,为全面改善居住、气候环境共同努力。
        2.5及时处理建筑垃圾与土方
        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土方构成了扬尘现象的重要产生根源,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做到全面关注建筑土方以及建筑垃圾的有序处理。施工单位在完成相应的施工操作以后,必须能够保证及时运走现场堆积的建筑垃圾,妥善处理堆积的建筑土方以及其他施工材料。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施工单位无法做到在最短时间里全部清除建筑土方,则需要运用防尘密闭网来进行相应的土方覆盖操作,确保整齐堆放并且集中堆放各类不同的建筑材料,严格避免露天存放建筑土方或者建筑垃圾泄露的风险。同时,施工单位应当将喷雾系统安装于两侧的施工道路部位,运用不间断的喷淋洒水措施来维持道路表面的洁净性,避免由于大风的影响进而导致扬沙现象产生。
        2.6进一步加强对扬尘的控制
        使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全面控制是绿色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手段。扬尘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威胁,会严重破坏大气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因此,在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导致扬尘出现的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分析,提前做好扬尘防范措施,进而将扬尘的产生量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例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扬尘的施工区域进行维护处理,将扬尘的扩散范围缩减到控制区内,并用高压喷雾对扬尘进行处理,进而降低扬尘扩散的范围,达到施工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的目的。对于材料运输中可能产生的扬尘,应当根据材料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密实处理,降低扬尘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视域下,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烟尘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方法在施工前、中、后做好治理工作。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要持续完善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要兼顾建筑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不断研究扬尘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方法,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健康,避免扬尘污染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富明.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142.
        [2]王清波.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对策和措施[J].节能,2019,038(007):158-159.
        [3]刘道坤.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及控制措施的优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4):19-21.
        [4]李炳坤.现代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对策和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9(9):355-355.
        [5]高雅玲.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问题及治理策略建议[J].绿色科技,2020(08):132-133.
        [6]余婷婷.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20,46(11):148-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