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巍巍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步入21世纪之后,城市建设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用到的混凝土模板也越来越多,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也随之增高。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模板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使用寿命较强、承重能力较强、硬度跟刚度也有所保障。混凝土模板的性能和质量与其浇筑施工技术跟后期的养护密切相关,如果混凝土浇筑工序不合理、水灰比配合不到位、温度控制不到位,就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严重裂缝,进而影响模板的使用性能跟使用寿命。对此,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是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施工;应用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愈发重视城市化建设,我国在城市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加快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类型,施工单位为提升施工质量,开始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仍然会出现施工裂缝现象。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技术应用问题制定优化措施,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城市建筑施工中的发展,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建筑结构最小的截面积大于等级1m2的混凝土结构,且施工应当规范化、系统化,明确施工工艺要点,从而提高施工效果与质量,减少资源方面的消耗。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了解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备复杂性的特征,在具体应用中结构极易出现温度变形情况,也需要求技术人员对温度进行严控,通常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若是温度应力比拉伸力大,则会产生裂纹。特别是施工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维修的难度和成本。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具有表面系数低、内部温度上升快的特点,所以在分析中不能够分离出许多混凝土结构,若是混凝土出现众多裂缝,相关工作人员务必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预防裂缝及大体积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具备体积大的特点。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时,水化热很难及时释放。外部空气温度和内部温度较低,温差会导致裂缝。此外,要严控原材料组成与选择使用,对原材料成分进行认真检查,以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下降。
2建筑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材料供应不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积和体积较大,所需混凝土材料较多,但实际施工受到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材料供应不到位等现象,导致施工无法根据进度完成。若无法按时完成浇筑工作,浇筑时间延长,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2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普遍较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中的水泥遇水出现水化热现象,导致内部热量无法排出,造成较大的内外温差。而水化热的热量堆积情况与水泥种类有很大联系,混凝土的保存时间越长,其水化热现象越严重,释放出的热量也越大。
2.3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一是因水泥水加热造成的。在工程建设之前,要把水泥与水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由于水泥和水混合时的温升和热量较少,大体积结构的截面较厚。但由于表面系数不大,影响了水泥的冷却空间,会进一步蓄热,其有可能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许多混凝土结构是利用20%水固化水泥的,其他的均是蒸发。
若是实际的水泥蒸发量高于原有标准,水泥蒸发量就会产生更多的蒸汽量;若是超过收缩值,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此时就会出现间隙。在建筑结构施工中,一般体积比较大,且会使用许多混凝土材料,在此过程中砌块与混凝土粘结力就更高。此外,在一部分建筑结构当中,结构基础既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黏结,也会因温度效应而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出现黏结现象。
3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优化措施
3.1?科学配比
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要想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首先需要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效性,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地进行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对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加以控制,加强水化热散热,减少混凝土裂缝。选择合适的矿渣水泥和粉煤灰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从而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3.2混凝土测温
在对基础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埋设一定数量的测温管,测温线的埋设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在埋设的过程中要将测温管和钢筋绑扎牢固,防止在后期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导致测温管损坏和移位。为了更好的区分,需要在测温线的两根线上都做好相应的标记,并且要利用塑料袋将测温线绑扎牢固,防止测温端头出现损坏或受潮问题[。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的浇筑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现场配置专业的测温人员,并采取两班倒的测温原则。在测温人员上岗之前,需要对其开展针对性地培训和技术交底,要保证实操过程不能出现漏测或作假情况,对于每一组的测温数据都应该详细地记录。除此之外,要能够保证整个测温过程的连续性,只有在得到技术部门停止测温的指令后,方可停止测温工作,如果在测温的过程中发现温度差值超过25摄氏度的话,需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3.3混凝土项目浇筑环节的关键施工
通常来说,有三种混凝土浇筑技术。第一,全面分层技术,通常应用于施工量较小的建筑项目中。按照技术要求,自下而上进行浇筑工作,避免造成施工错误。第二,分段分层技术,通常在平面面积不宽广的工程项目中应用。对大规模的施工建设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考虑采用多样式的分段浇筑技术,从最下层开始,逐步浇筑到顶层,完成整个建筑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采用分层浇筑技术可以进行中等规模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第三,余面浇筑技术,这是一种应用在大体积混凝土项目中的浇筑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应用于混凝土厚度在国家标准3倍以上的建筑工程中。首先要做好异型建筑的定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自然浇筑模式,使混凝土自然形成斜坡,保证斜坡比例为1:3。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人员要着重进行混凝土大面积砌块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切面管理工作时,大面积的混凝土砌块可能会出现裂缝现象,而针对这类问题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后续的施工环节中,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频率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城市现代化加快了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为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文章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概念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出发,提出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措施,期望能够不断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效性,不断提升现代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文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14):134-135.
[2]赵锦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2):23-24.
[3]孙亚飞.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22):72.
[4]唐坚.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7-8.
[5]王志军.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