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乐
新疆广聚混凝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很容易发生,其给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对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和处理方法加大创新研究力度,不仅要结合工程实际,掌握各裂缝处理方法的应用要点,还要制订一套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不断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切实降低各类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为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措施
1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设计问题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那么将无法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类型、参数、构件尺寸等方面,努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合理设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避免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配置钢筋、建筑构件,避免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材料因素
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是否达标。在建设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不仅注重成本的节约,还要关注材料的性能,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1.3配比因素
混凝土配比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验检测和配比设置,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控制好添加剂等材料的用量。
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措施
2.1混凝土配置技术
作为混凝土生产中最为基础的一环,混凝土配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土木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为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配置标准配置混凝土材料。在具体配置中,工作人员要精准地控制好砂石、水泥、胶合剂等材料的配比,做好施工设备的选用,并且严格遵守配比流程。
2.2混凝土搅拌技术
搅拌时间、投料顺序、材料配比等因素都会对搅拌阶段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各个参数和细节的控制,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和管控搅拌时间。同时,工作人员应当实时监控整个搅拌过程,明确混凝土的流动情况,保证搅拌的均匀性。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当前,我们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包括全面浇筑技术、分段浇筑技术和斜面浇筑技术。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细致地检查钢筋材料、混凝土模板的安装情况,并坚持连续浇筑混凝土,尽量避免停顿。如果采用的是逐层浇筑法,那么就需要在上一层初凝前完成下一层的浇筑,避免发生断层。此外,工作人员要在浇筑完成后仔细检查模板的密封性,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4严格控制温度应力
在搅拌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会产生水化热现象。为了做好内部控温,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加强入模温度的控制,合理调整水泥的比例。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将一些水管提前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在浇筑过程中或者浇筑结束后,利用冷水循环带走内部的部分热量,达到有效控制内外温差的作用,减少温度产生的应力。
2.5养护技术
养护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表面湿度情况。
混凝土浇筑后,内外温差会先扩大后缩小,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温度监测设备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将温差控制在25℃以内。如果外部温度过高,可以洒水降温;如果外部温度较低,可以采取覆盖草帘等方式进行保温处理。另外,湿度也是混凝土养护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混凝土浇筑后外部水分会快速散失,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养护措施就会出现干缩裂缝的现象。
2.6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第一,加强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把控。首先,相关管理人员要仔细查看未拆封的混凝土原材料,全面检查原材料的生产厂家、外包装、内材料等,明确其是否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其次,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安排好混凝土配置、试验、搅拌等一系列工作,科学地完成各项操作。最后,管理人员要亲自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贯彻执行作业方案,加强监测混凝土骨料和坍落度,避免工人私自加水,对混凝土浇筑、振捣顺序、时间等进行严格控制。
第二,加强施工材料控制。全面管控原材料的质量,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有助于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首先,在控制材料质量时,采购人员要明确工程规定要求,多方面调查市场环境,仔细检查材料质量。其次,质检人员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对原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抽查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指标要进一步扩大抽样检测范围,并及时和采购部门沟通。
第三,合理设计和验算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在设计和验算混凝土结构抗裂能力时,工作人员要明确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掺量等指标,做好预配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合理调配混凝土材料、合理设计配筋。通常,混凝土会呈现抛物线式释放应力的方式,在数月之后才能彻底稳定。因此,想要提高混凝土的约束力,我们可以适当将构件的配筋率增加,不过这样一来也会增加细小裂缝发生的概率。所以,我们需要明确配筋率,在相同配筋率条件下有效控制钢筋直径和分布间距,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考虑到混凝土裂缝经常出现在悬挑板、楼板阳角和板内密集管线等位置,所以我们需要利用钢筋或者钢筋网片来应对裂缝问题。
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法
3.1修补法
修补法一般用于民用建筑结构中出现的小面积裂缝问题,其不仅操作工序简便,而且对于土木工程的主体承载力的影响小,因此经常被用于处理不影响土木工程结构,却影响建筑外观美感的裂缝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与技术管理人员做好裂缝修补法的技术交底工作,如混凝土浆料抹面技术。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出该修补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而保证相应裂缝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
3.2加固法
为了确保该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相关施工单位就要结合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并在审核通过后再针对存在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加固法主要是指对整体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处理,不仅要在结构的相应位置处增设加固点,还要采取预应力钢筋和碳纤维粘贴等方式对存在的裂缝进行修补,这样才能提升结构的整体性及抗剪能力,从而切实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使其整体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3.3高压注浆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压注浆法一般适用于无法用修补法解决的裂缝问题。例如,处在防水要求较低部位的裂缝问题,采用高压注浆法必须尽量选择高于裂缝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浆液或胶水,与此同时,还要应用真空压力装置,将混合后的浆液缓慢平稳地灌注到裂缝中,这样才能确保浆液彻底固化后,能够很好地对裂缝表面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4结语
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完整性,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优良的效果。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修补办法,很容易出现裂缝扩大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为此,相关工作者应当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有效监控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晓冬.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
[2]王梦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