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南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 浙江杭州 310000
摘 要:生态环保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结合城乡发展需要制定的战略在新时期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转变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手段和创新技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本文以生态文明视角为导向就如何进行城乡转型规划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 城乡规划 转型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背景下生态文明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我国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不能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必须把生态文明和经济、政治、文化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城乡规划转型的顺利开展。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分析,核心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结合城乡转型发展中的其他项目构成的一种精神文明成果,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治理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城乡建设深入发展加快了城乡转型的步伐,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规划转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保证经济建设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实现我国的绿色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目的在于研究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构建了绿色、环保的经济模式,真正解决了当前人类和资源的矛盾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城乡规划目的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综合化的生产、生活、交通、绿化全局性体系,符合我国城乡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使得城市和农村人口共同享受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智慧结晶,做到综合布局、科学规划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创设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中的突出问题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保护自然环境、节能能源和避免消耗,基于意识领域发展而成的一种精神或者文明,特别是在新时代城乡规划和转型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要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改善生态、加强文明建设目的在于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战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纵观分析目前我国在城乡规划中出现了诸多生态问题归纳总结如下:(一)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以往的城乡规划转型中过于强调经济利益大力发展工业没有做好“三废”处理工作,导致城乡环境被严重损害出现了雾霾、酸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7生命;(二)资源短缺问题加剧,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量低于平均水平,城乡规划不可过度抑制农业发展影响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减轻对资源的无用开发使得城乡环境可以显著改善;(三)盲目的城市化建设没有考虑到村庄的实际情况,强制性进行城镇化建设缺乏基础设施或者生活资源对农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城乡规划转型策略才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高效策略
3.1转变城乡规划转型指导思想,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目前的城乡规划发展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来源是缺乏生态文明观念,导致制度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深刻认知生态文明的内涵和价值是实现城乡规划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到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全过程中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深度剖析生态文明的价值需要结合实际的城乡规划落实,不断调整和优化目的在于使得城乡规划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立有特色、有新意的城乡宜居环境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树立全方位、多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可以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真正指导城乡规划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消除了环境污染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威胁提升生活品质。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的城乡规划转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构建了经济、文化、生态、政治统一的建设体系符合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做好城乡发展的精确定位应当把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做好城乡布局规划工作体现出生态性、可协调性避免无限的资源开发和浪费,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做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巧妙配置,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组织宣传工作使得人民群众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认知,只有关系群众利益获得大力支持方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2优化城乡规划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协调统一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的城乡规划建设重点在于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完善科学的结构体系,全新规划和健全基本设施发挥协调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考虑到城市和乡村空间格局的差异进行优化和调整形成了生态化的布局。城乡规划需要凸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基本功能,以生态建设带动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当地的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走出一条融合城市和乡村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空间布局调整、做好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绿色基本设施发挥了基础作用。
城乡规划空间结构布局目的在于构建功能、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时代城乡格局,从城乡建设的空间领域分析需要抑制盲目的扩张和不合理的开发,依据经济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来设定开发的一个边界,保证农业产业结构不会受到工业发展的要求造成自然资源和消耗之间的平衡。生态保护空间必须严格守好红线,保证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林地、草地、耕地、生物和人口在一个合理的氛围之间,进一步发挥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来创设宜居的生态环境。政府需要投入资金、做好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持,治理城乡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创建新型绿色的城乡,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乡规划的各个环节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提升了农村转型速率。
3.3创新成长规划科学技术运用,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经济
科学技术和信息水平的提升在助力城乡规划转型方向发挥了不可言说的作用,作为加快规划发展的根本创新技术巧妙运用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要求相关的设计和建设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实践应用,坚持科技创新和规划设计的统一进行实现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新型的科学技术,加快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科研单位和城乡规划转型的配合,真正攻破生态技术关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应用于城乡规划实际工作之中,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有助于缓解人类与自然的供需矛盾致力于城乡转型发展,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发展的可行性战略需要加强指导落到实处。
城乡规划转型长时期缺乏生态环境理念的精确定义,融入绿色、低碳、生态建设理念需要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快保证社会的公平和谐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城乡的协调发展。在应用科学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确保生态文明的顺利实施,做好空间资源分配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为推动城乡发展保驾护航,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目的在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在城乡规划转型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相关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管理转变规划理念,切实树立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制提供保障和支持达到成长转型跨越发展的可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坚,张燕.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44-45.
[2]黄荣德.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智能城市,2020,6(3):109-110.
[3]陈笛.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6-17.
[4]窦宗隽.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