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与预警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胥帮润
[导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胥帮润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合理的安全管理策略,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其得到具体应用,如此才能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进度,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使建筑工程安全高效完成。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类型建筑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建筑工程具备一定的流程性和程序性,安全施工管理更具备一定标准化的流程,施工过程中一个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危及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在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重视施工安全,将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贯穿到整个施工管理流程中,对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实现施工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要求制定安全管理措施。设立安全管理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规避安全隐患,也是为了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通常来说,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时,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内容:安全技术管理,安全体系管理和安全组织管理。首先,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有了飞速变化,建筑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应用可靠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提升设备应用效率,也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其二,安全管理工作标准明确了各方面的管理标准,包括周期管理,造价管理和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行业的管理准则也按照国家标准,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也足以见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良好保障,有利于我国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也为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国家基础建设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
        2.1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水平不仅仅包括对施工工艺的技术水准,还包括安全措施的技术水准,员工需要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安全防范。当然施工单位中不乏一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对于这样的工人来讲,施工单位需要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他们的安全意识,从员工的身上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但是很多企业的一贯作风都是招聘完工人直接进行工作,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一些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在工作中极易发生安全问题。
        2.2部分企业的施工设备较为落后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多次更新换代。部分企业采用的施工设备较为落后,难以满足目前阶段的发展需求。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职责,采取敷衍的态度,对待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许多设备有了应用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维修,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障碍影响。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会造成安全事故,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失效,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3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浅薄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正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量大,并且难度极高,很多工人是因为高薪酬参加这份工作的,但是,大部分工人往往来自农村,其知识水平偏低,缺少施工作业的知识,对安全并没有很强的意识观念。在建筑录用工人的时候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相对一些基本的操作工人并不熟练,这也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当然,一些企业在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上并没有给予太多的专业知识,未能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身的职责,对于作业现场的管理并不严谨,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3建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
        3.1认真落实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企业需要保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那么首先就要从员工的身上入手,认真落实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方面地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施工技术,从技术层面保证员工的安全。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的负责人以及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讲解工程项目所负责的内容以及工作安排进行介绍,并且传达一种以员工生命安全为优先注意事项的工作思想,从而保证企业安全制度和现场管理规定制度的实施,保证员工的基础技术操作和安全意识。
        3.2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来进行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方案设计,施工单位需要对项目工程的具体位置进行勘探、对周边环境以及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记录和分析,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大型的、危险系数高的施工过程需要制定专业的施工方案来保证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工作本身危险性的影响。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还需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的排查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安排,时时刻刻保证工程项目在管理人员的把控之中。
        3.3创建科学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在建筑工作中,安全事故的产生,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工程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预警机制,针对预警机制展开有效研究。综合考虑,在安全预警机制的应用原理中,可建立有关的信息模型收集全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动态控制和有效管理。从建筑工程的初始阶段,开始进行有效监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预测。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危险苗头,合理规避危险事故,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3.4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
        截至目前,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而且突发性相对比较高,要想将安全隐患彻底铲除的可能性非常低,并且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但会给企业在经济上带来损失,还会在社会上制造出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相关建筑企业要做好应急处理,这样才可以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一,建筑企业应该派遣相应的负责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考察,观察容易形成危险的地段以及可能存在危险的项目,并且要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尽可能地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至最低;其次,在施工作业之前,管理人员要对现场的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检测,要保障机械的完整性,对于那些老化磨损严重的设备要及时地更换,如需要比较大型的机械设备,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最后,在日常的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者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普及以及相对应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对施工作业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防演练,当作业现场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也影响着施工效益,只有在工程施工开展之前针对工程做好各项准备措施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效果。我国一直以来贯彻的工作方针都是以人为本,建筑工程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地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展,对于受害人的家庭而言也是沉重的打击。
参考文献
[1]高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28):10+18.
[2]雷永泰.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08):26-28.
[3]陈宝春,陈建国,黄素萍.微分博弈视角下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策略分析[J].建筑经济,2018,39(08):107-111.
[4]张媛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5]施庆伟.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