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
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401120
摘要:2020年末重庆市宣布关停辖区内所有国有煤矿,红极一时的煤矿产业瞬间冷却到冰点。究其缘由,最直接的原因不外乎2020年重庆市煤矿所发生的两起重大安全事故。而安全事故一直是人们谈虎色变的存在,一旦发生轻则致伤致残、重则丧命,更有甚者给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代来灭顶之灾。因此如何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寻找其规律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展开讨论。
关键词:安全事故 分析原因 寻找规律 防控措施
1.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其伤害
在建筑行业中安全事故一般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或者造成设备设施损坏,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意外事件。想要全面的认识并安全事故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我们必须弄清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及其伤害类型。只有清晰的认识到事故的等级划分,明白了其伤害的类型,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它进行防范。
1.1安全事故的分类
我国的安全事故主要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把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等四个等级。
1.2安全事故的主要伤害类型
在我国按照《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伤害类型一般分为20类,而我们建筑行业所涉及的有以下12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相关数据显示,在作业现场常常遇见的分别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
1)高处坠落
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包括:脚手架出现故障或在上面动作不当;悬空作业时没有系安全带;管理部门未按规定配发安全用品;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雨雪天气地面湿滑等。高处作业是安全事故多发点,做好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是确保安全的基本点。
2)物体打击
建筑施工大多为露天作业,使得物体打击事故毫无征兆地发生。其发生原因可能由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定;在施工作业中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操作失误或过错,使得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等;机械设备安全配置不齐全;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足;施工现场防护措施不完善等。由于施工现场地形的特殊性,加上施工人员比较集中,物体打击事故就很容易发生。
3)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指的是机械设备与物体发生绞入、碾压、拖带伤害;机械零件和其他机械安全措施缺陷所造成的伤害。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可分为以下原因:工作人员缺少安全措施和安全工具;对于安全用品的使用和操作不恰当;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由其他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老化或保养维修不足;照明、通风、温度等环境因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4)触电
触电事故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带来伤害的事故。电流伤害分为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发生一系列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以及神经系统,甚至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其原因主要有:员工对电气设备不熟悉,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没能合理使用或未使用防护工具;电气设备不合格;电气设备老化,保养更换不足;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等。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人的不安全行为
据研究人的安全行为跟个人的思想成正比关系,在现场作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人为的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而引发的不正常的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受其个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主要包括现场一线作业人员违法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以及现场作业人员违规作业等。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只有做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规范各种“三违”现象,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物品的不安全状态
在中外事故成因分析中,我们习惯把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机械设备、原材料等称之为物。物体中都具有不同性质和形式的能量,当意外发生这些能量得到释放,安全事故就此发生。我们将这种物体释放能量引发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常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有:设备设施本身的缺陷、防护保险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现场生产环境自身的缺陷。
2.3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又叫做组织管的缺陷,它主要的体现形式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安全投入不充足、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监督人员不尽职等。
3.现场安全防控措施的建议
3.1强化安全教育
在施工现场只有作业人员才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个人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想要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的进行安全教育。
现场安全教育主要从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使从业人员从思想的根本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增加自身责任感。
3.2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安全管理的检查是检验安全实施和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安全管理检查类型可分为:日常、定期、不定期、专业性等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是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由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检查;定期安全检查是由项目部每周或每月定期且有规律地进行安全检查;其中不定期安全检查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因其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在日常生产中发现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应安全措施。每次的检查内容以安全意识、设施、制度、教育、操作行为等为主,并就安全检查的标准进行评分,并以此找出日常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安全记录,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3.3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标杆,也是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生产行为的工具。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下安全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特殊情况主动停工停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度等。
只有制定好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按照制度执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才能有效的保证现场安全管理有理有据、井井有条。
3.4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可分为内部体系建立与外部体系的建立。
内部体系的建立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树立、管理层面的支持、优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等手段从思想、制度、组织等方面来建立的管理体系。
外部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其他参建各方的相互配合建立起的安全管理体系。它能通过政府监督、市场引导、相关单位联防联控来给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在实际施工中不断的进行更新完善它;其次我们还需要通过一切途径和手段加强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时刻紧绷安全的主弦坚守安全的红线;最后我们还要加强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我们的安全系统有序的运行,安全生产得到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的更多效益,使得我们的企业在整个建筑行业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青.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0).56.
[2]刘浩.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875.
[3]吴志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5).39-40.
[4]王朝阳,赵刘勇.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7).415-415.
[5]姜慧,殷惠光,梁化强,等.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3,(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