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宇:赵伟
22050319910409****
22028419900722****
摘要: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不仅获得了更大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机遇,并且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人们更加重视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以及运用成本,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一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施工管理技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注重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满足如现如今社会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需求,能够实现建筑企业最大化经济收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问题
引言
建筑构件基本上都在工厂中进行成批生产,生产效率较高,这在生产环节就有效降低了生产时间。在装配过程中,所用时间也比在现场进行建筑施工所用时间少。在前期设计和中期建造过程完成后,后期的装配过程就可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高效率地快速装配。装配、密封、保温、保护、涂装等过程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能够缩短工期,还能提高施工质量。
1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1.1预制内构件
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各种预制内构件的质量对建筑物整体的建造是不可忽量的。在预制内构件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砼结构缺棱掉角、印筋、破损的情况,如出现这种状况相关负责人员应加倍重视。模具的拆除应不宜过早,在砼强度达到2.5MPa后再拆除非承重模板。使用正确的方法拆除模板支撑,在拆除前为防止碰撞早龄期的砼要先对成品做好保护,再使用优质的脱模剂进行脱模,切忌死拉硬撬暴力拆除。在构件生产出来后,应当对构件做好成品检测是否达到工程设计图纸要求的标准,是否需要精加工处理。
1.2外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当中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便是外墙施工,施工步骤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要注重水准和标高参数。实际开展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先测量出装配式建筑的水平标高,在楼面贴上PE棒,再借助水平测量仪来量水平线,直到符合水平标准施工人员即可放下PC板。借助经纬仪器辅助支撑来配件进行固定,当PC板安装完毕之后,施工人员便可以实施装配式建筑密封,密封材料使用干性水泥浆,室外使用硅酮胶。
1.3装配式复合板的建造
从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情况可知,装配式复合板的安装为一个关键的阶段,有关人员应多加关注这项工作。一般状况下,装配式桩安装时,一定需要确保其距离工作层有310mm的有效距离,且还应按照特定流程与要求开展安装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对实际操作进行及时改善,从而避免出现安装问题,以提高符合板安装有效性。装配式复合板具体安装时,一定要在地板上先放置个临时支撑物,同时保证支撑物间有一定距离。当所有安装工作都完成以后,可将临时支撑物卸下,若施工中要开展两层结构安装,一定要推进复合板。混凝土凝固后,还要对复合板开展相应的应力测试,从而实现将设计强度提升至72.9%以上,在这个过程汇总可将总体结构稳定性改善,从而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同时充分确保施工有合理的进度。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征
2.1缩短施工工期
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上来看,缩短施工工期就代表着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降低消耗的整体成本。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利用预制各类构件的方式,对各类材料进行预留管理,等到结构彻底封顶后就可以展开封闭管理以及防护保卫,大幅度降低整体工作时间,缩短工期要求。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无论是单体构件的生产还是将其整体外包出去,都可以找到最合适的装配构件,并且在这部分构件当中,还采用了标准化的定制手段,相对于现场的加工来说,其具备着更加优异的装配性能,能够轻松完成既定的装配任务。
2.2提升建筑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在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建设。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法、施工理念相对落后,需要在建筑主体完工之后才能够实施建筑封顶,并且还需要对窗洞进行剔凿、防水。在建筑工程主体建设时,影响建筑工程因素较多,很容易造成工期延误,直接导致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损失。借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便可以在计算机当中,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好建筑框架,将建筑框架进行拆解,结合建筑工程需求实施构件预制,施工人员在外墙板处预留出窗外木、砖安装空间。在建筑主体整体钢结构预制构建完毕之后,便可以插入室内砌筑和室内装饰,切实节约了建筑工程建设时间,提升建筑工程建筑效率。
2.3施工过程的装配化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时,各种预制建筑构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并严格地把控整个构件的质量,在确保构件数量足够并且质量合格的前提之下,再进行构件的组装工作。建筑企业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物力等。与此同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干净。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仔细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创造轻松安静的生产氛围。
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
3.1组织工人安全培训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熟悉的现浇施工技术对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来说已经落伍了。需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应的安全教育。目前我国培训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专业机构还未兴起,施工单位要想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就要自行组织相应的培训,并且要辅以相应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际演练,成绩合格者才能够参与工作。在未来,国家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对国外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理念积极引进,筑企业也应该对这类人才给予特种人才待遇。
3.2施工场地布局调整
项目管理人员在全面分析工程具体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利用BIM所属的虚拟现实模型系统设计工程整体建设模型,勾画建设时期场地布局,对建筑材料堆放区域、工程设备存放区域进行明确,并合理设置临时设施存放点;同时,全面汇总塔吊及运输车辆作业区域、运行路线及工作内容等数据,并将其录入BIM系统之中开展塔吊及运输车的整体性作业模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任务冲突,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对整个场地道路的合理规划。
3.3安全应急疏散方案优化
创造安全疏散逃生条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避免拥堵、踩踏等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将Pathfinder等应急疏散模拟软件与BIM安全信息模型相结合,将BIM模型转化为应急疏散软件可识别格式后进行导入,在BIM模型中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全景模拟,利用疏散模拟软件的人员疏散路径、时间计算、模拟功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化疏散场景模拟,直观观察分析疏散路径、人员分布、疏散速度等关键节点情况,并根据生成的图表数据协助判断分析,对既定应急疏散方案进行有的放矢地调整改进,最终生成最优应急疏散方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而且还可以实现绿色化工程建设。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想要全面强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应该把控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各个环节,从梁柱吊装、节点连接各个层次上实施技术把控,强化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56-157.
[2]乌云毕力格,张全卫.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1-53.
[3]范晓航,徐峰.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8):57-59.
[4]蔡沈杰,谢咸颂,詹煌强,殷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浅析[J].广东建材,2019,35(05):51-53.
[5]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