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3月第8期   作者:盛存涛
[导读] 当今社会经济的进步
        盛存涛
        身份证号:37152219891022****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和施工过程的更加复杂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的难度。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施工管理模式、技术和方案的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
        引言
        为了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必须重视工程施工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必须注重运用创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使其合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创新,实际上是工程建设各个领域管理工作的自主创新。工程建设创新管理的标准是高层住宅管理者和施工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的核心理念。只有相关人员有了创新的理念,才能规划和实施自主创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通过创新模式的使用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满足市场发展要求
        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迅速。如果不考虑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施工管理方法将被淘汰。与时俱进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方法,在整合期能极大地推动销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识别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加以运用。有目的的预防措施。此外,自主创新管理机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声誉、美誉度和品牌形象,提高大家的认可度。在管理创新的全过程中,要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管理方案与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接,提高施工队伍素质,积极引进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提高整体项目管理的实效性,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和销售市场。
        1.2满足企业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
        现下,建筑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时,需要强化企业创新并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建筑企业和工程施工之间存在的关系,决定能否系统全面地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有关建筑企业,在项目实际施工阶段会有很多因素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所以,出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满足建筑工程对于施工进度要求,应该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创新,进而使建筑企业有关制度建设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
        1.3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科学
        通过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创新,为工程建设管理方法提供必要的科学研究理论来源,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应用的实际效果,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行业的主体生产水平,充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质量要求。鉴于此,有必要扩大技术创新的范围,以保证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2.1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比较显著,具体表现为现有的管理人员许多都来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内部部门,他们没有接受过工程管理方面的系统教育和培训,管理素质有待提升,所以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或行为,这样就无法及时、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比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本身不理解质量环(PDCA循环)的内涵与应用流程,那么就无法在工程管理实践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整体项目建设的质量。


        2.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和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也在不断进步和优化,我国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朝着系统化、过程化、前瞻性和敏捷性的方向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也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加以防范。同时,随着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涉及多学科知识,在未来开展建筑工作,要更加注重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确保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分析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3.1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机制和理念
        建筑业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产业。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很长,但每个时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现阶段也不例外。一个行业要想持续蓬勃发展,必须进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有效改革。企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基于此,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认清自己的主营业务方向,同时认清自己的劣势。毕竟,他们不能用自己的“蛋”碰别人的“石头”。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创新发展思路,进而实施全面改革创新的统筹规划,对于企业的“精”必须毫无保留地延伸,对于“糟粕”也必须舍弃。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成功的管理机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管理模式,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付诸实践。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企业要始终坚持不怕艰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坚定创新发展的决心,从根本上实现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和优化。
        3.2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精细化
        针对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要求施工企业注重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管理内容,加强各方面的综合监管。由于工程建设复杂、规模大,管理创新的关键点很多。只有细化管理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例如,安全管理应采用分区域管理模式。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分开管理。在不同区域设置相应的门卡,并设门卫监督施工人员是否穿戴齐全的安装设施。同时,施工现场要有效实施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化打卡技术,施工人员每天在指定app打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方面,应采用监控设备等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3.3创新安全管理
        目前,建设项目正朝着安全文明施工的方向发展。与过去相比,安全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工程单位越来越重视施工安全,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很多措施不规范,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安全管理。通过创新思路、创新形式等方面,提高施工单位的重要性,重新规划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施工中各环节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课程,引导施工人员参与其中,学习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增强安全意识。这项工作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完成,并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考核,加深记忆,确保施工安全。
        结语
        总之,工程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系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成本、进度等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从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出发,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理念,健全工程管理机制,应用先进的工程管理手段、技术与方法,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杨军.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 城市建筑, 2014(6):135-135.
        韩志刚.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2014(5):478-478.
        张翼.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 000(010):603-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