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昶
身份证号码:13048119870605**** 天津300000
摘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成为当前建筑业设计的主流趋势。它对于减少能源的浪费,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绿色建筑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绿色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决策支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在满足人们最大需求的同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量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做到因地制宜,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有限,且多是不可再生资源,需要人们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要将资源循环利用。在这样的理念下,可以大幅减少工程当中资源的消耗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第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整个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还需要建筑当中所涉及的各类材料都能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硬性要求,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通常都会利用创新能源的方式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升能源的利用率,使得建筑行业能够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和谐的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研发及相关建筑绿色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意义重大,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提倡。鉴于绿色建筑在国内仍属于新兴产业,建筑材料的试生产尤其科技的使用都需要一个研发过程,相较于传统材料,研发和使用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在全社会推广容易出现市场接受度差的情况。
2.2硬件条件不够强大
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材料使用寿命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建筑资源的节约,以及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场地的自然环境限制,合理规划建筑施工环节,尽可能地选取最佳的施工场地,选用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并结合合适的绿色植被,对于住宅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现阶段房地产建筑存在部分不法建设单位,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所开设的建设项目也是以保证自身利益为前提,严重忽略了建筑行业所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与真正的绿色建筑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2.3轻视效果而重技术
在目前建筑设计中,不少建筑企业还存在重技术、轻效果的问题,认为绿色生态建筑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建设技术,并且建设成本较高。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建筑企业缺乏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经验,导致在实际的设计中常常生搬硬套国外的一些设计方法。如较为常见的生态植物墙,这种设计虽然看似绿色环保,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植物一段时间后就会枯死,不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而且对周边环境也未起到作用。此外,国外的设计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阻碍了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因地制宜
随着我国环境被污染、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地方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改变,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区域特征下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
因此,因地制宜,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例如,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进行遮阳板的研究勘察和安装,进而达到减少太阳辐射的目的;在常年温度低的地方,要注重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加设太阳能设施,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降低能源的利用与消耗。
3.2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配置
我国的可居住土地面积少、人口密度大,对建筑物的要求更是多样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形态与节能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达到美观的效果,也要确保绿色设计理念的最大化运用。例如,尽量采用高层建筑,合理设计建筑体积,降低建筑密度,挖掘地下空间,改善绿化,做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还要注意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度。现阶段,人们在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空调解决了室内通风的问题,而相对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温的升高,因此,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效果,实现节约能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比如,充分分析建筑的朝向、当地的气候和空间的布局等,降低整体布局中空调的使用率,达到空气流通和自然通风的效果,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整体建筑设计中的优化配置。
3.3坚持绿色建筑节能理念
员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节能理念,没有将节能因素考虑在内,导致整个的施工环节从头到尾都存在严重的能源损耗问题。所以,在节能环保背景下建筑企业领导需要加强对员工节能意识和节能理念的培养,从设计根源上解决能耗的问题,比如在地面结构建筑环节中,所购买水泥和砂石具备的水凝性不一,不一定能够与住宅地面的可粘性相符合,这就需要进行水泥与砂石的混合比例分析,研究出最佳的混合比例,有效避免建筑材料的过度浪费,对于多出的水泥,还可以运用到墙壁的涂刷上,而对于多出的砂石,就可以运用于住宅外围景观的打造和里面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所有材料的再利用,最大程度上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施工环节的环保性。
3.4环保材料应用
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环保,忽视了安全,要在考虑到实用性能的基础上,全面保证材料质量与环保。使用环保建筑材料能够实现建筑的环保效果,对建筑物也起到极大保障。环保材料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利用,减少废弃垃圾带来环境污染,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效益。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地震频发区的建筑,需要建筑设计人员最先考虑到的是复合压缩板类材料,这样的板材增加了建筑物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房屋的实用性。在地震中出现了损坏被毁,建筑材料也不至于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时,相关的材料也能够回收再次使用。对于一些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更不能在设计中体现。对建筑材料选购上,最主要的是节能环保要素,科学合理可回收利用建筑材料,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废弃有害材料对环境损伤。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选择当地自产建筑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环境的健康。
3.5能源系统的设计
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能源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设计人员在进行能源系统设计时需做好以下几点:其一,提高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水平;其二,做好前期调研,优化能源系统设计方案;其三,做好建筑与能源系统的融合。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原则,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束语
总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不仅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同时还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丽婷.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研究[J].中华建设,2019(1):100-101.
[2]王燕燕.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01.
[3]鞠天真.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16):69-70.
[4]马传君.绿色建筑未来的建筑设计方向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175+177.
[5]张振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J].门窗,201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