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3月第8期   作者:王伟
[导读] 随着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
        王伟  
        37012319770306****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再加上我国复杂的地理难度,本身在建筑工程上就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就显得更为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之下,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又如何处理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现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呢?本文在后面的内容之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这些建议和措施能够对于我们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一定的提升,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之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模式。社的这项技术变得更加适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很多环节,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涉及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例如温度变化、混凝土配比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成形和浇筑质量。很多建筑项目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就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多是因为混凝土配置、浇筑以及振捣环节出现问题。常见问题包括了原材料配置比例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浇筑不均匀等。质量较差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就容易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制备质量优良的混凝土也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弱浇筑施工的混凝土构件规模较大,则建议施工方配合使用钢筋、模板等物料,借此方式改善建筑体外部构造的美观度。钢筋、模板的混凝土构件塑形过程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样的工况下施工难度、成本均有提升。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如果施工人员存在操作失误的问题,将会引发混凝土缺陷,这些缺陷会直接影像到建筑质量。工程不断发展,也会逐渐增加混凝土的承载重量,且还会对混凝土的建设环境空间形成一定约束。鉴于以上情况,混凝土实际施工活动中,要求施工方一定要立足于工程现状,综合多方面因素归纳影响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的完善施工工艺流程,适时创新技术方法,调整机械设备类型等,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提升整体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建筑工程阶段,需要加强控制混凝土的成分比,否则引发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配置混凝土的水泥量。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计算混凝土成分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阶段,需要根据标准合理投入材料。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质变问题,保障整体工作性能。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混凝土的混合拌制
        混凝土是多种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它的成分包括了石子、沙、水等物质,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来进行合理配置。在具体配置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设计方案以及实际项目制定合适的配比方案。不同的结构对于混凝土的硬度要求是不同的,一旦混凝土的配比出现一定的偏差,就可能影响到项目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进行混凝土的混合拌制过程中,需要做好试验工作,保障配置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只有保障混凝土混合拌制,才能更好地为后续浇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等病害问题的出现。


        2.2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审查
        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阶段,必须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查,各种原材料的实际质量情况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强度。在混凝土之中,主要配料为水泥材料、清水、砂石、钢筋以及各类添加剂等材料,这些原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保证了这些原材料的良好质量,才能让混凝土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在审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时,首先要检查各类原材料的型号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确保各原材料的质量达到理想的匹配性,拿水泥材料为例,要确保水泥的水化热效果及强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达到质量要求,这样筛选出的水泥型号才能更加合理。在采购原材料时,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认证书进行核对,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质检,选择具备理想资质的供货商,可让原材料质量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2.3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环节,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良好的浇筑效果。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操作步骤也同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模板结构的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先检查模板支撑布置状态,查看各模板支撑之间的连接情况,保证模板的固定效果,对存在松动的模板或缝隙较大的连接点位进行调整、加固,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浇筑效果。完成对模板的检查后,即可开始进行正式的浇筑作业,灌注混凝土浆料时,要注意控制浆料的输送速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保持匀速的状态,控制好混凝土浆料的灌注速度能获得理想的浇筑效果,进而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进而达到保证浇筑质量的目的。在灌注混凝土浆料的过程中,还要同步做好振捣处理,良好的振捣处理可以清除混凝土浆料中掺杂的空气,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凝固后气泡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尽量保证主体结构能一次性浇筑完成,如果需分段、跳仓法浇筑,也要注意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以此保证各分段结构的连接效果,让整体浇筑质量得到保障。
        2.4混凝土振捣
        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确保在结构中均匀的分布混凝土,因此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随后施工方组织工人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规范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该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混凝土内部的空隙,最大限度的改善整个结构的安稳性、。在混凝土振捣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操作设备,顺利开展振捣工作。因为振捣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施工单位需要发挥设备的作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振捣要求确定振捣半径,严格开工至模板和振捣器的距离,在实际实振捣阶段,施工人员要注意远离钢筋等材料,根据规范要求向混凝土中插入振捣器,混凝土插入深度要在50mm以上,保障栈道的充分性。施工人员要合理利用表面振捣器,避免暴露振捣边缘位置。在使用附着式振捣器的过程中,要主要提前演练实际情况,提高振捣工作的精准性。完成混凝土铸造作业之后,施工单位需要立即开展后期养护工作,加强控制混凝土饱水状态,避免过快的蒸发混凝土水分,施工人员要定期洒水,为混凝土结构补充水分,避免引发收缩裂缝。压实处理混凝土表面之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即落实覆盖处理措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
结束语
        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做好混凝土项目施工,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施工环节,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而确保最终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另外一方面,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使得他们树立相应的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混凝土施工。
参考文献
[1]李军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1(04):216+218.
[2]裴利剑,赵霞.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认识实践[J].居业,2021(02):75+77.
[3]孙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居舍,2020(18):65-66.
[4]于宝昌,张红.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20(15):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