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洋
湖滨新区住建局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污染问题不断严重困扰着现代人类,也严重制约了现代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绿色施工管理思想的不断诞生和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在于彻底解决自然环境严重污染与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矛盾,从人们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客观规律角度出发,将使社会发展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趋势,也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以及资源情况,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该战略的引导之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向着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建筑施工也是如此,绿色施工技术的提出和研究对于优化施工环境,推动资源节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逐渐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
1.绿色施工内容分析
所谓绿色施工,是指在坚持现代建筑环境保护理念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相协调的基础上,针对绿色工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实施,而研究建立的一种完全具有综合现代型和环保型工程性质的建筑施工工艺理论体系。绿色建筑技术管理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先进精湛的工程技术管理手段,以有效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为工作重点,把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重点。首先,减少各种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污染,将这些负面影响最小化,将高效率、低消耗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并最大程度地节约和再利用资源,例如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水电资源和建材。同时,减少影响物质和文化资源的生产,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清洁生产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保护,以及减少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其他关键方面的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理论是在促进现代人类建筑施工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出来的部分,可以为现代人类营造和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现代人类居住,是有效改善现代人类的自然动态生活环境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1]。
2.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控制扬尘
施工现场产生的大量扬尘是造成现场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有效控制现场的灰尘。例如,在运输容易积尘,散落或丢失的建筑材料时,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来封闭运输通道;应在施工现场合理的排放区域内设置工业洗车池,以确保所有车辆排放的工业污水不会直接污染施工道路;在施工及安装建筑装修、结构工程施工、临时建筑拆除、材料施工期间,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现场清扫、除尘、洒水、高压防尘喷雾、围挡等除尘防尘措施。
2.2节约施工用地
应准确掌握保护施工现场及场地周边环境的主要基础排水设施以及排水管线的合理分布情况,保护施工场地内保存现有的极具地方历史特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物古迹。如园区需规划设置临时远期施工建设用地,应严格遵循施工用地建筑面积控制最小化的基本原则,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使园区平面建筑布局路线规划得紧凑、合理,提高施工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在设计铺设临时施工现场专用道路时,应尽量采用临时施工道路与永久施工道路相交叉结合的铺设方式,可以考虑采用基于环形隧道通路的整体铺设设计方案,减少临时道路的建筑占地面积[2]。
2.3保护施工土壤
为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施工前应及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措施。由于填土施工造成裸土渗漏,应及时在填土区种植大量速生林和草木种子,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在特殊情况下,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渗漏,应及时建立地表径流安全性。
排水系统,稳定的排水坡度,安全的植被覆盖等保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发生土壤堵塞,渗漏,溢出和其他裸露的土壤现象,例如湖塘,隔油池,化粪池等。应当及时收集并清理各个储罐中的化学沉积物,并送到合格的处理单位进行清洁和运输;池中的有毒有害化学废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及时回收利用,并送至资质相关处理单位处理。它不能作为建筑垃圾直接运出,以免污染土壤并渗入地下水。临时施工结束后,应定期对土地进行恢复,临时施工活动中因破坏土地上的动物植被(一般指临时施工用地)。与当地城市园林、环境保护部门或当地野生植物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和部门开展技术合作,在原有的生育发达地区种植适量当地或其他适宜的野生植物,恢复原有已开发空地的平原地貌或进行科学的空地绿化,对土地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破坏的植被进行水土流失修复。
2.4控制施工垃圾
绿色工程建设应严格遵循减少建筑垃圾的原则,减少建筑垃圾的综合产生。例如,覆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垃圾每10000m2不能产生400t以上的垃圾;搞好分类、绿色建筑废料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分类和回收建筑废料,综合回收率和综合利用建筑废料率必须达到30%以上,综合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拆除旧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达到40%以上。在建筑工人日常生活区域内,应设置封闭的建筑垃圾处理容器,充分采用袋装处理方法,及时回收清理建筑区域和生活区域内的垃圾;
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措施
3.1绿色技术施工的可行性
要说真正发展这些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推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政策导向。在这些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广泛应用过程中,要通过同时推进技术创新等多种措施,有效减少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早期施工操作,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与过程质量、进度和安全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也需要不断地、逐步地提高建筑建材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建设项目的早期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的工程管理技术和方法。此外,推广现代绿色施工工艺技术,要通过更多地推广使用清洁绿色能源和引进现代建筑施工工艺技术,降低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此时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税收、政策资金支持等宏观调控政策手段,鼓励开展绿色施工工艺技术及管理方法的科学研究及推广运用。
3.2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
绿色施工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有效推广与发展,离不开国家健全有效地自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的保障。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先后出台了《绿色建设导则》《绿色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等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但是,对于未来绿色节能建筑的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自律性法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需要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实践过程,而需要不同学科、不同行业、多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自律法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深入调查和不断努力。
结论:
简而言之,利用现代科学合理的节能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做到最大限度地有效节约各项建筑资源,降低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行为,以利于实现城市建筑施工的节能绿色化,实现风能节水、节约用地、节能和有效保护环境。绿色施工的设计理念,不仅符合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要求,通过统筹规划,节约了大量建筑施工资源,更重要的一点是减少了建筑施工进行过程中,对建筑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建筑工程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评《土木工程施工》[J].工业建筑,2020,50(11):209.
[2]许绪响.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0,34(05):99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