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   作者:吴洁
[导读] 分析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
       吴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分析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骨科手术后患者中选取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创伤骨科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创伤骨科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数少于常规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中,采用针对式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创伤骨科;围术期;疼痛;综合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从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骨科手术后患者中选取8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最大年龄为49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35.26±2.46)岁;车祸骨折9例,摔跤骨折10例,高处坠落骨折9例,其他意外骨折13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35.64±2.71)岁;车祸骨折8例,摔跤骨折11例,高空骨折8例,其他意外骨折1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致病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已在治疗前被告知详情并已自愿签订同意书;排除意识不清或精神异常患者。
        2.方法
    常规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讲解注意事项,进行饮食、用药指导、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后指导: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对患者家属进行术后康复的指导,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做初步的断定,不用过多的担心。(2)疼痛护理:患者手术后都会伴有疼痛情况出现,护理人员此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其疼痛感,例如结合患者年龄或是兴趣爱好等,播放相关影视作品、音乐或是提供感兴趣的书籍等;若患者疼痛程度较高可结合其实际情况予以适量止痛药物,告知患者小剂量和时间短使用不会产生依赖性,使其放心服用;可在病房内适当摆放一些玩偶或是绿色植物,使得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放松身心。(3)饮食护理:按照患者喜好及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保持营养均衡、低盐、低脂饮食,同时禁食辛辣刺激性及生冷或油腻食物。(4)健康宣教。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其中主要包含手册宣教与口头宣教,也可利用视频宣教等方式,同时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与手术操作方式以及术后注意等,对于患者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介绍成功治疗案例,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积极配合治疗。
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前、术后12h、术后24h、术后72h以及术后96h的疼痛程度进行测评,总分为10分,其中0分表示为无疼痛情况;1~3分表示为轻度疼痛;4~7分表示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为重度疼痛。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院10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值检验差异性;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两组骨科创伤患者组间有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96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术后72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为其常见症状,因患者组织受损程度及个体耐受度不同,疼痛程度也不尽相同。相关研究发现,即使给予骨折术后疼痛患者镇痛治疗后,仍有75%以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剧烈的术后疼痛可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激化护患矛盾,引发医疗纠纷。相关研究表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年龄、心理状态、敏感性、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手术疗法及病房环境存在一定关系。
        有研究证实,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术后康复训练等,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和减轻了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程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预后,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果进行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影响的研究结果相近,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疼痛护理干预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科学、全面的护理方法,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缓解其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告知患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可缓解其疼痛感。本次研究中 2 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 96 h 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 12 h、术后 24 h、术后 72 h 疼痛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轻微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数,加大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艳,张林丽.疼痛护理干预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111-113.
        [2]陈芳芳,叶琼.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31-232.
        [3]崔琳,郑伟,邱琛茗,等 .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
        [4]老年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 , 21( 01 ):32-35.
[7] 代艳华.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274-275.
[8] 魏子霞.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