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实施效果分析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   作者:夏冬梅
[导读] 分析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实施效果。
        夏冬梅
        奉贤区中医医院  201499

         [摘要]目的:分析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体征指标恢复比对照组的更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促进各项指标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急救护理;实施效果
        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头孢类药物使用较多,导致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也随之增加,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1]。过敏性休克主要是指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或者是对生物制剂等出现过敏症状,主要的表现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血压异常降低,呼吸衰竭等,发病较急,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20-60岁,对照组21-70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 > 0.05。纳入所有符合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资料不全的。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药物缓解症状。观察组(40例)给予急救护理干预,首先停止使用头孢类药物,协助其取休克卧位,给予吸氧护理,为患者保暖,遵医嘱给予患者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如果是喉头水肿的患者给予气管切开处理,为其进行机械通气。其次找到致病源,准备好急救药品,监测生命体征;急救后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进行心电监护,在床头放置过敏药物标志,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对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尿量低于17ml每小时表示少尿,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低于20mmHg表示患者有出现休克的征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急救效果、各项体征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统计;计数用n(%),X2检验;计量用(x±s),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各项体征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各项体征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见表1.

2.2两组急救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有32名治疗成功,有效率为80.0%,有8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一般情况下持续的时间短,病情发展交流,要及时对症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抗原和抗体在致病细胞上互相作用导致的,属于不可抗性疾病,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等没有直接关系,一旦出现过敏反应,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3]。有研究显示[4],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体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为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等,减少发生率。本次实验主要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生命体征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有32名治疗成功,有效率为80.0%,有8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0.0%,说明急救护理的效果比传统护理的更好。急救护理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指导,提高专业素养,确保患者在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时候可以立即进行正确的处理,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其次护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使用药物前认真查看说明书,用药后观察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急救[5]。除此之外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对药物的了解,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要让其了解过敏的原因,引起重视,发生过敏症状后,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开导患者,减轻内心的恐惧感,积极面对后续的急救护理工作,早日康复出院[6]。急救护理主要是在基础护理上,监测生命体征,防寒保暖等,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促进各项指标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其奋,黄其根,徐萍,等. 疑似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21,28(2):28.
[2]王立云,赵吉兰,谢魑,等. 头孢西丁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4):783-787.
[3]王珺哲. 疑注射用拉氧头孢钠致儿童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5):38.
[4]崔伟伟. 头孢类药物对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早期急救护理方法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9):339-340.
[5]张暄,付婷,吴殿斌,等. 151例头孢哌酮类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0,17(6):395-398.
[6]宋明辉,张建伟,张荣厚.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J]. 海峡药学,2020,32(1):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