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窗口期”?“窗口期”和潜伏期一样吗?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   作者:戴红英
[导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戴红英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需求及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关于临床疾病预防等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病毒检测存在“窗口期”和“潜伏期”的问题,使得感染性疾病的传播较难得到有效控制,了解什么是“窗口期”,疾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的区别对于人们防范传染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1.什么是疾病“潜伏期”?
        潜伏期主要指病原体侵害机体至最初发生临床症状和体征之间的时间阶段,不同疾病的潜伏期有所不同,短者数小时,长者可有数月或数年。例如禽类禽流感潜伏期长短不等,可从数小时至数天,最长能够达到21天。若人类感染了禽流感,潜伏期通常在7天以内。非典型性肺炎的潜伏期通常为4-10天,在相关的临床报告中,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达到20天,并且可能有极个别患者可达到28天。有文献报道提出,潜伏期长短和病毒感染的种类、型别、数量、感染途径、致病性、被感染患者免疫水平以及非生理因素等存在联系。
        2.什么是疾病“窗口期”?
        窗口期主要是指开始感染病原体到相应病毒标志物(抗原或抗体)被检测出的间隔时期,在窗口期中,血清中无法检测到感染标志,但依然会存在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若输入处于窗口期患者所捐献的血液,则将加剧病毒感染的风险。不同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也有所差异,通常称谓的窗口期主要指病毒抗体的窗口期,但检测病毒抗原及核酸也具有窗口期,但与前者相较,后两者要更短。
        若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会发生表面抗体(HBsAb)及表面抗原(HBsAg)同时呈现阴性结果的情况,这是由于乙肝病毒侵入后,受机体防御系统的影响,将基本消除血液中表面抗原,但表面抗体还没有产生,部分患者始终未能形成表面抗体,血液中仅存在一个抗体,其能够反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近期的复制指标,这也就是乙肝“窗口期”。当患者处于“窗口期”时,未见厌食、黄疸、疲乏等肝炎症状,表面和正常人没有差别,但实际体内已发生病毒复制,因此患者存在明显的传染性。此外,部分患者因体内乙肝病毒的变异株而影响,导致乙肝感染标志物呈阴性,这种感染能够阻滞乙肝DNA(这是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检测,是病毒复制以及传染性的直接标志)的表达与复制,采用常规方法难以有效检出低水平表面抗原。


3.如何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
     3.1 提高基层血站人员的专业水平
        基层血站工作人员对于传染病潜伏期和窗口期的认知还较为匮乏,且防控意识不强,需要鼓励相关人员,尤其是采血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疾病潜伏期和窗口期的基础知识,加深对窗口期献血危害的认知程度,通过积极的态度以及有效的措施降低疾病潜伏期和窗口期采血的风险。
        3.2 严格把控采血前筛查工作
    由于当前还欠缺对传染病潜伏期与窗口期患者的高效检测手段,为此必须积极进行采血前筛查,采血人员应当严格根据操作规定,详细问询献血人员的生活史、即往史以及相关检查等,并了解献血人员近3个月是否存在外伤史,包括烧伤、锐器伤、车祸等自然损伤以及割双眼皮等人为,特别是需要询问其是否在损伤后进行不洁处理。
    3.3 有效抑制病毒传播途径
        阻滞病毒传播途径是临床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这几方面:一是经血液、血制品等;二是通过母婴间传播,经血浆、输血、血制品或是采用被病毒所污染的采血用具、针灸用针、注射器针头、血液透析等都可能会引起医源性传播,必须引起重视。对于剃须刀、削眉刀、牙刷等个人生活用品需要单独使用,避免家庭成员之间共用牙刷等物品,这是由于在刷牙时,牙龈部位会发生黏膜损伤或是出现少量血液渗出;此外,对于像是拥抱、握手、接吻共用餐具或毛巾等不太会传播乙肝,但为了确保安全,建议毛巾、餐具等还是需要独立使用,这是由于患者不清楚自身皮肤粘膜破损状况。
        3.4 及时接种疫苗
        对于既往未感染传染疾病的人群,特别是处于高危状态的易感者需要尽快注射相关疫苗,例如采用血液制品者、器官移植者、血液透析者、存在一定职业风险的口腔科、传染科、血液透析室以及较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或保育员、长时间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家庭成员存在传染性疾病者等,均须及时接受疫苗接种。另一方面,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需在医院接受治疗式输液时,应去正规且医疗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不要去私人诊所就医,由于小诊所管理和操作均缺乏规范性,而医疗服务质量较高的医院采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并会对重复应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高压式煮沸消毒,可以对患者的排泄物做好消毒等有效处理,避免病毒传播。
        4.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病毒存在“窗口期”和“潜伏期”,且目前缺乏检测“窗口期”和“潜伏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高效手段,因此需要加强临床预防工作,有效抑制病毒传播途径,严格把控好采血前的相关筛查工作,以避免处于“窗口期”和“潜伏期”患者的血液混入正常血制品中,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