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定量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   作者:杨宇
[导读] 文章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分组的形式,
        杨宇
        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玉林市  537000
        摘要:文章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分组的形式,将新生儿喂养母乳并出现黄疸的组别称为黄疸组,将母乳喂养新生儿正常无变化的组成为对照组,分别监测母乳中的人巨细胞病毒量,并结合100例高胆红素血症入院新生儿进行研究和观察,检测母乳中的HCMV-DNA成分,通过检测总结数据结果,将阴性率与阳性率进行统计,对照两组HCMV-DNA检测结果,并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最终得出结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黄疸症的发生与感染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之间的定量关系。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母乳;人机细胞病毒;定量关系;研究
        引言:在医学范畴,把未满月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症,主要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分泌出现了异常情况,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以婴儿皮肤和黏膜出现巩膜黄染特征的病症[1-2],是常见的新生儿临床问题,新生儿黄疸是由病理和生理因素导致的,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是由于胆红素的代谢引起的暂时性病症,一般在婴儿出生2-3天左右出现,并持续到10天左右开始消退,在弟4天或者弟6天之间达到了黄疸症高峰[3-4],新生儿有一部分属于早产儿,早产儿的黄疸症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病理表现除了有轻微食欲不振的情况,无其他不适症状。近些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症的频发,相关医学部门开始对新生儿黄疸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5],其中,母乳引发的黄疸症是主要的因素之一,但是母乳引起黄疸的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对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的检测,进一步分析其是否与新生儿黄疸有直接关联。
1资料的准备与研究方法
1.1确定研究对象
        将某医院3月-7月份之间新生儿就诊的黄疸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婴儿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和研究标准,新生儿的年龄在3-90天左右,平均年龄为39天左右,对照组的新生儿100例,通过正常喂养母乳,年龄在3-65天左右,平均年龄在29天左右,分别对两组新生儿母乳进行HCMV-DNA检测,并做好记录。
1.2研究方法
        (1)选择试剂。选择HCM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试剂生产厂家正规可靠,并配备实时荧光PCR相关设备。
        (2)要进行标本采集。对两组200例产妇的乳头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做好除菌准备,采用无菌试管取2-4ml乳汁预留,整个母乳采集过程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并在-20℃的冰柜内进行样本保存。
        (3)方法介绍。首选需要对冰冻的乳汁进行解冻,并取1ml乳汁放置在离心管中,以1200r/min的转速离心5分钟,去除上层脂肪成分,并在离心管中加入1ml生理盐水,使其与离心管中沉淀物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再次以相同的转速离心5分钟,去掉上层清液,保留离心管中的沉淀物,并在离心管中加入DNA提取液,进行搅拌与混合,经过100℃高温加热10分钟,以同样的转速离心5分钟,并取和固定量的上清液当做反应模板。
        (4)确定判断标准。结合荧光强度曲线变化情况,来进一步判断标准达到时需要的循环数,即Ct值,当Ct值小于40为阳性,而Ct值为0则是阴性,从而结合定量曲线来进一步计算病毒的载量,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结果的分析。
2研究结果。
        黄疸组的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的阳性例数较多,可达到45%,对照组的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阳性例数仅占13%,通过数据比较,其差异性具有统计研究价值。


3结果讨论
        由于新生儿在新生时期,很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症状,特别是一些出生1周左右的新生儿患病几率较高,由于胆红素在血液中超标聚集,导致幼儿皮肤和黏膜以及巩膜出现黄染的问题,另外,胆红素对幼儿的大脑皮层有毒性影响,所以容易引发胆红素脑类疾病,严重的会致残或者病死,后果十分严重,所以相关部门加强新生儿黄疸的重视,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于一种疱疹病毒[6-7],很多人群极容易被感染,而未成熟的新生儿感染几率最大,此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体内,特别是容易潜伏在乳腺组织中,我国很多育龄妇女都感染过HCMV,本次研究,母乳中HCMV-DNA的阳性率为45%,而黄疸组中新生儿血液中HCMV-DNA的阳性率为13%,黄疸组与对照组的对比数据分析可知,两组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新生儿患黄疸症,与母乳中的HCMV存在有一定的关联,与相关研究资料和结论一致。如果母乳中含有HCMV,则会有少数被感染,所以关于HCMV的毒力株与非毒力株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由于母乳中含有HCMVIgG保护性抗体,对母乳中的人巨细胞进行了中和作用,所以很多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没有发生黄疸症感染症状。
        由于母乳致新生儿黄疸症的致病机理还有另外的解释,但是没有医学定论,还需要加强研究与临床试验才能最终确定是否具有科学性[8-9]。母乳中的脂蛋白脂酶和其他酶类具有很高的活性,所以导致母乳中的三脂甘油水解成不饱和脂肪酸,并且数量有所增加,并且造成肝脏内二磷酸尿葡萄糖醛酸苷基转移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内国外相关专家与学者普遍认为母乳致黄疸症产生的机理是由于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即(β-GD),对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造成有利的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有所增加,另外在对母乳和粪便中的研究中,β-GD的浓度与活性增高,不仅仅与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有关,同时,发病的严重程度与发病病程机理也有密切的关联,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黄疸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关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与新生儿黄疸的定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其致病机理以及产生原因还有待更深入的分析,母乳作为新生儿最好的营养物质[10],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持续不消退,很容易造成新生儿大脑组织受到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引起相关医学人士的注意。
        结论:通过以上两组数据的研究与对比分析,我们对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定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母乳中人巨细胞的病毒,是诱发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之一,但是相关致病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医学人员和机构不断的努力,为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巍松,刘伶.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定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72-73.
[2] 钟世冰.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78.
[3] 王维鹏,胡兴文.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关系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05-2606.
[4] 刘清芳,柳文菊.检测母乳人巨细胞病毒在新生儿黄疸诊治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579-580.
[5]胡兴文. 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对新生儿致病性的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02):215.
[6]林颖,季修庆,张菁菁,成建,胡平,马定远,许争峰. 黄疸患儿尿中人巨细胞病毒检测[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9):143-145.
[7]赵友云,赵芸,高应林. 产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其新生儿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核酸的检测[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05):683-684.
[8]张士发,茅双根.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7):1064-1065.
[9]鲍珊,杨晓燕,唐军,伍金林,母得志. 新生儿黄疸研究现状的共词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08):820-823.
[10]朱冰花,徐鑫芬.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护理与康复,2019,18(02):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