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   作者:康代飞
[导读] 此次对急诊收治的部分危重症患者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模式,现做出报道。
        康代飞
        贵州省肿瘤医院急诊科550003
        摘要:急诊科室作为医院救治各种危重症疾病患者的主要科室,该科室收治患者的疾病普遍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等特点,入院就诊后,要立即为其进行急救干预,急救过程中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就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情况严重时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在上述情况下,为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患者死亡,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行学科系统的护理干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该模式让护理干预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化,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此次对急诊收治的部分危重症患者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模式,现做出报道。
        关键词:整体性;急救护理;危重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急诊接治的危重症患者,按照急救期间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纳入标准:由急诊科室接治的危重症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排除标准:精神智力存在异常,不能正常交流等。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8.1±1.4)岁,其中17例心脑血管疾病、13例呼吸道疾病、12例创伤及2例其他,研究组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5±1.5)岁,其中16例心脑血管疾病、12例呼吸道疾病、11例创伤及5例其他。组间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值班医生按照其疾病情况开始进行分诊,而后值班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疾病变化情况,并协助医生开展救治工作,患者救治工作完成后,将患者送入对应科室,并同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
        1.2.2.1 入院前急救干预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后立即对患者展开急救,患者病情要时刻汇报,送往医院过程中要对患者基础资料进行了解,联系急诊室做好相应急救准备。
        1.2.2.2 急诊室准备
        急诊科室医护人员收到现场急救人员汇报的患者相应资料后,根据其疾病情况马上准备急救用品、药物及设备等。患者到院就诊之后,医护人员要按照其临床表现进行分级,1级(危急)生命体征情况不稳定,严重中度、心率失常、休克及大出血;2级(危重)疾病情况不稳定,潜在危险性较大,严重性创伤、外科急腹症及心肌梗死等,按照分级结果准备并实施相关急救干预。
        1.2.2.3 急救护理干预
        (1)做好相应评估及分诊。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接诊的护理人员应迅速对其病情进行判断。急诊危重症患者主要分为2类。Ⅰ类患者是危急类患者,此类患者的主要特征为其生命体征不稳定,其临床表现为休克、大出血、呼吸骤停、严重性心律失常、大面积烧伤、昏迷、致命性创伤及重度中毒等。Ⅱ类患者是危重症患者,此类患者的病情变化快且存在潜在性危险,一般为外科急腹症、心肌梗塞、多发性骨折、严重创伤、剧烈头痛等疾病的患者。进行分诊的护理人员按照上述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为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2)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①为患者吸氧,以确保其呼吸畅通。②为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③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④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给医生,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⑤及时配置好抢救所需的物品及药品。⑥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使患者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1.2.2.4 全程陪护
        急诊救治期间,医护人员要全程陪护患者。另外通知相关检查科室,保证其做好患者检查准备,陪护患者一同进入检查科室。急诊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细心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急救药物、设备等,保障工作到位。急救结束,患者被送入相应科室医护,医护人员要同送病患的医护人员做好患者交接,填写交接单,确认无误之后签字。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组间对比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从4方面进行评价,单方面1~25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ˉ±s)(xˉ±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对比患者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见表1。

2.2 组间对比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见表2。
00
3 讨论
3.1 医院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当中,急诊科室急诊救治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着直接性影响。由此可看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中,医护人员要积极做好各项急救准备工作,以便为患者的生命救治工作争取宝贵时间。而危重症患者就诊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如果出现纰漏,则会延误救治时机,对急救效果会造成严重影响,情况严重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做好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心脏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急诊科室针对危重症患者应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分析结果认为,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时,急诊科室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实施整体干预,使护理工作从头到尾贯穿整个急救过程,保证护理干预工作按照相关流程及标准有序进行,防止医护人员在急救时发生失误,保证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的实施。同期另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经过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后,危重症患者得到较好救治,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升,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随之提升。
4 小结
        急诊收治的危重症患者行整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节省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该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喜.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23-28.
[2]张益锋,杨艳莉,康勉励.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4(01):22-22.
[3]王秋侠.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2:95-96.
[4]印翠.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14(05):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