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房颤有哪些办法?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   作者:苟敬才
[导读]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其临床发生率较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数千万例房颤患者,在欧美国家平均每4个中年人中便有1个患有房颤,而在亚洲则是每100个中年人中有1个罹患房颤。
        苟敬才
        南充佑安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其临床发生率较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数千万例房颤患者,在欧美国家平均每4个中年人中便有1个患有房颤,而在亚洲则是每100个中年人中有1个罹患房颤。近年来,受人们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房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该病的患病群体不断扩大。实际上,房颤作为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心血管流行病,不仅可加重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罹患脑卒中的风险,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压力有非常严重影响,临床需要积极治疗房颤,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减轻其带来的个人和社会影响。那么,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以点明房颤的治疗方向。
一、房颤的发生机制
        西医认为,房颤的发生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机制涉及了折返机制、局灶驱动机制、结构重构、电重构的多种机制。例如,Na+、K+、Ca2+离子通道发生电流变化,会使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此即为房颤发生的电重构机制;糖原的积聚、细胞大小的变化、线粒体形状的改变、肌质网断裂、肌溶解、连接蛋白表达的笔画等均会使心房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心脏的电活动、机械活动都礼拜能量的支持,而能力主要来自于脂肪酸、葡萄糖、乳酸等物质,若是心房肌细胞在糖酵解代谢上出现问题,心房肌细胞便难以得到稳定的能量供应,心房便会出现代谢重构;炎症会使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心房肌细胞将会处于炎性浸润状态,出现活动异常,导致房颤发生。
        中医认为,房颤可以归属到“心悸”、“怔忡”、“惊悸”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宗气外邪、心脉不通、突受惊吓、再感外邪,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包括水饮、血瘀、痰浊,本虚包括阳气亏损。治疗原则应选择化痰活血、温阳益气。
二、房颤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方法
        1、控制节律
        若要治疗房颤,首先需要控制节律,为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并长时间维持,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服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为患者开展心脏复律治疗,采取射频消融术、冷冻球囊消融术等导管消融疗法。若患者在治疗后能够完全恢复窦性心律,则证明获得了最好的治疗效果。
        2、控制心室率
        现阶段,临床治疗房颤的基本目标便是控制急性心室率、长期心室率。基于患者心室率加快的原因,可以为患者使用胺碘酮、地高辛、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若要实现对长期心室率的有效控制,则可以为其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采取窦房结消融术,或服用药物,可改善的房颤症状。


        3、针对房颤可能诱发的卒中、血栓栓塞进行预防
        对于有较高风险发生血栓栓塞的房颤患者,可为其预见性地使用华法林等凝血药物,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利伐沙班等直接Xa凝血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以免患者在发颤后因为凝血问题而发生缺血性卒中或血栓栓塞。当然,若有需要,还可为患者采取左心耳封堵术等非药物抗栓疗法。
        4、房颤上游治疗
        部位房颤患者可能会发生心房结构重构,房颤易感性提高,为了预防心房结构重构发生,避免其心房结构重构的逆转,使患者房颤易感性下降,临床可为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以降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房颤复发的风险。
        5、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可为房颤患者采取迷宫I型手术、迷宫II型手术、迷宫III型手术、迷宫IV型手术、心房横断术、走廊手术、左心房隔离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疗效相对较为显著的是迷宫手术。
        (二)中医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针灸属于非药物疗法,是中医治疗房颤的新途径。根据《针灸甲乙经》即在,针刺内关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房颤症状。若以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主要是心脏、内关穴位置的神经纤维均源自迷走神经节、神经节的同一个神经元,针刺内关穴可以刺激该神经元,提高房颤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其心肌耗氧的同时提高其心输出量,进而使患者冠状动脉循环状况得到改善,最终达到调整心率的目的。
        2、中药治疗
        源自《伤寒论》的炙甘草汤具有补血复脉、益气养阴的功效,对房颤患者的脉结代、心动悸等症状有显著治疗效果。其组方为:炙甘草12g,切片生姜9g,去皮的桂枝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去心的麦门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以水煎煮,阿胶烊化,冲服。
        源自《医学启源》的生脉散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同样对房颤有一定治疗效果。其组方包括人参9g,麦门冬9g,五味子6g。以水煎煮,温服。
        源自《圣济总录》的参附汤同样可以有效改善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组方为人参附子(炮,去皮、脐)、青黛各15克,以水煎煮,温服。该方具有益气回阳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源自《仁斋直指方论》的养心汤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组方包括:炙黄芪15g、白茯苓15g、茯神15g、半夏15g、当归15g、川芎15g,炙甘草12g,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8g、酸枣仁8g、北五味子8g、人参8g,以水煎煮,温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