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8 年开州区主要慢性病死亡变化趋势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   作者:肖幸平 罗晓霞 刘彬
[导读] 分析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趋势变化情况,为全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意见。
        肖幸平  罗晓霞  刘彬
        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  开州区  405400
        摘要 目的:分析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趋势变化情况,为全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意见。方法:收集2012-2018年开州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趋势变化采用t检验 (α=0.05),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结果: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从615.51/10万上升为703.52/10万,APC为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化死亡率由2012年517.03/10万上升为517.11/10万,APC为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慢性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55岁组后迅速上升,四类主要慢性病中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他三类呈上升趋势;结论:开州区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引起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主要慢性病 死亡率 年度变化百分比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健康状况报告指出慢性病死亡占全部死亡的86.6%,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的79.4%[1]。既往研究显示慢性病居于开州区居民死因谱的前列[2],目前尚无开州区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分析。本文利用2012-2018年开州区全人群全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开州区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变化趋势,为全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来源及方法
        1.1资料来源:死亡人口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开州区2012-2018年所有常住人口死亡个案,人口资料来源于开州区统计局。
        1.2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进行死因编码与分类。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标化死亡率采用2010第6次人口普查年龄人口构成作为标准人口。
        1.3质量控制  常住居民死因个案由院内医生或辖区村医生调查核实后填报死亡卡并经医院防保科医生审核后进行网络直报。区疾控中心专人负责审核。每半年开展一次死因漏报调查,区疾控中心每季度与区公安、民政、妇幼、计生部门核对死亡个案,发现漏报病例及时补报,确保数据质量。
2.结果
        2.1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及变化趋势:2012-2018年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从2012年615.51/10万上升为703.52/10万, APC为2.53%,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化死亡率由2012年517.03/10万上升为517.11/10万,APC为0.3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男性和女性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2.47%和2.52%,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变化趋势
        四类主要慢性病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0.40%,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012-2018年开州区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以每年2.53%的速度增长,而标化死亡率年增长率为0.30%,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提示人口老年化是开州区居民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男性和女性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这与重庆市、广西省的研究结果一致[3,4]。主要慢性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3]。不同年龄人群死亡情况分析显示2018年开州区居民在55岁后主要慢性病死亡率迅速上升,既往研究显示重庆市恶性肿瘤和脑卒中在50岁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60岁后死亡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7],因此应加强肿瘤早诊早治,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宣教并采取策略,对脑卒中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级管理,从而降低慢性病的死亡率。
        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分析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减少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有关。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这与重庆市既往研究相符【9,10,11,12】,提示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主要慢性病死亡上升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全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推进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及危险因素的研究,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33-45.
[2]肖幸平,崔喜闻,谭茸华等.重庆市开县2015年全人群死因顺位及死因构成[J].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3):324-325.
[3]丁贤彬,唐文革,焦艳等,2010-2016年重庆市四种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及趋势变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9):641-645.
[4]孟军,毛玮,黄金梅等.2008—2017年广西死因监测点四种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8,24(5):343-348.
[5]丁贤彬, 焦艳, 毛德强等, 2016年重庆市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及疾病负担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 ,26 (2): 153-155.
[6]丁贤彬,焦艳,毛德强,唐文革.2016年重庆市脑卒中早死概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02):206-209.
[7]丁贤彬,焦艳,毛德强等.2010-2016年重庆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1):19-23.
[9]丁贤彬,吕晓燕,焦艳等.2010-2018年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趋势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4):4351-4358.
[10]丁贤彬,焦艳,毛德强等.2010-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1):1284-1288.
[11]丁贤彬,焦艳,毛德强,许杰,唐文革,吕晓燕.2012—2018年重庆市脑卒中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6):428-431.
[12]丁贤彬,焦艳,毛德强等.2012—2018年重庆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1,29(01):3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