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 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0期   作者:李娜 刘玲
[导读]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
        李娜  刘玲
        济南市急救中心,山东,济南,250021
        【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急诊出车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目标,从中选出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转运、抢救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急救总时间和急诊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抢救成功率和转运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悬殊,结果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治疗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配合转运改良流程,不仅能提高临床抢救效果,缩短急救时间,还能大大降低临床病死率,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急重症,此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后确诊,需在最佳急救时间窗内实施抢救治疗,否则会造成死亡。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突然,病情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发病均在院外,而家属及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抢救设备有限,发病当时无法施救只能等待120急救,为了保证患者在黄金时间内送至医院救治,必须在此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按照规范流程完成院前转运[1]。鉴于此,本文将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重点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实施价值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出车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7~77岁,平均(62.11±4.58)岁;观察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8~78岁,平均(64.05±4.66)岁。2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均衡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WHO制定的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入院;年龄>45岁;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排除标准:抢救途中死亡;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抢救者;精神障碍者;合并重要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具体过程:(1)急诊出诊。急救中心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快速通知司机发车,医护人员做好出发准备,了解发病位置、电话并查找最优路线,检查急救物品和设备,于3min内快速出车。(2)急救途中。发车后向发病现场拨打电话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时间等,并告知家属或现场人员进行简单急救处理,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平卧,不要随意挪动患者身体,详细询问并确认发病位置,并安抚家属和患者的心情。(3)现场急救处理。达到发病现场后快速疏散周围人群,让空气流通,护士负责安抚家属情绪并宣教,由医生进行整治,给予吸氧、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检测心电图,基础急救后将患者用担架移送至救护车上,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安抚患者的心情,密切监测体征,医生进行全面诊断评估,叮嘱家属协助配合[2]。(4)转运回院。转运途中给予患者对症采取抗凝、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向家属说明入院后的急救流程及注意事项,将患者的病情用微信告知医院,通知急诊科做好接诊和抢救工作,到达医院后将患者平稳转运在担架上由推车将患者通过绿色急诊通道送至抢救[3]。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长、急诊入院时间,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转运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3.0分析统计,计数资料的描述形式用(%),检验用X2,计量资料的表示用(±s),行t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 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环节急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用时短,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肌组织坏死,此类患者急性发病到送至医院抢救期间发生的死亡率高达46%,由此说明抢救治疗前的院前急救非常重要,如果能在黄金时间窗内将患者安全送至医院能大大降低病死率。
    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关键在于有效救治和护理,安全快速转运,此护理模式具有专业性和预见性,院前急救护理是指对患者发病至入院期间进行照顾,能确保患者得到准确救治,尽可能缩短急救时间,为患者后期治疗争取更多宝贵治疗时间达到专业救治[4]。转运改良流程是在原有流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为目标,减少浪费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在可救治的时间窗内得到成功救治[5]。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转运、抢救成功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大。
        综合上述,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能以最大能力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降低其治疗风险,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王义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转运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018(8):193-194.
[2]崔红梅.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18-220.
[3]刘伟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个体化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222-223.
[4]梁燕芬,赖碧莹,梁雅玲.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9):189-191.
[5]佟玲.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9):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