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强
吴淞中心医院急诊输液室 急诊科 200940
【摘要】目的:评价脑卒中病人院前急救中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急救中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标准从中选出94例以随机单盲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分别在院前急救中实施常规护理和一体化急救护理,评价对比2组急救护理效果及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救护时间、治疗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对比结果P<0.05。结论:针对院前急救的脑卒中病人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不仅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还能缩短抢救时间,保证患者快速安全的救治。
【关键词】一体化急救护理;脑卒中;院前急救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其诱发因素复杂,主要发病机制为脑动脉闭塞、狭窄等造成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损害性疾病,临床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由于其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故临床需要快速急救治疗,为了确保急救的安全性,临床还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来争取更多抢救时间[1]。鉴于此,本文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重点分析院前急救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选出94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男女性别比例27:20,年龄48~77岁,平均(62.59±4.67)岁,GCS平均分(6.38±2.22)分;观察组47例,男女性别比例26:21,年龄49~78岁,平均(63.39±4.72)岁,GCS平均分(6.44±2.35)分。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脑部CT、MRI等检查确诊;发病至呼救时间<180min;年龄>45岁;均为首次发病住院;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帕金森、老年痴呆、恶性肿瘤;其他脑部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抢救禁忌项;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具体流程:(1)医院安排专人负责接120急救电话,然后立即出车,途中与报警人联系询问患者病情、具体位置等,并指导现场人进行简单急救处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如禁止移动患者、解开衣扣将头偏向一侧、扩散周围拥挤环境,清理口腔分泌物等,叮嘱现场人员多与患者沟通,尽量让患者保持意识,不要昏睡等。(2)达到发病现场后,抢救人员分工合作,分别扩散围观人员,快速检查患者的体征,评估其昏迷程度,就地开展抢救,开通气道给予吸氧和吸痰处理,然后将患者快速、平稳的挪至救护车上返回医院[2]。(3)返程途中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注生理盐水,密切关注其体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脱水、降压等对症治疗,期间快速愈院内急诊联系,向院内传送患者的院前信息,微信共享位置,正确评估预计达到时间并做好相关会诊工作,达到医院后开启卒中绿色通道优先救治[3]。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救护时间、治疗时间以及院前急救中发生的意外事件(窒息、休克和心脏骤停)。
1.4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23.0统计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检验用X2,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急救护理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急救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表1。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较为常用的一种抢救手段,急救途中患者的生命风险大,家属的心理处于应激状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事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在院前急救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一体化急救护理是通过制定规范护理流程对患者从发病急救时到入院展开无缝连接服务,能够持续掌握患者的病情,提供专业急救处理,自接收到急救电话后对患者进行全程干预和治疗,尽可能缩短院前救护时间,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安全的入院接收治疗[4]。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说明一体化急救护理能全面、细致的控制整个抢救流程,明确分工,有助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综合上述,院前急救脑卒中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抢救效果好,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梁秀丽,李丽华.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013(014):174-175.
[2]李红菊,沈亚莉,刘志娟.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4-6.
[3]周青.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035(035):135-136.
[4]罗韵之,巴丽君,刘千秋,等.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病死率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028(023):4493-4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