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战略发展定位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7期   作者:安东娜
[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各类国土要素进行开发保护利用的基本依据,现行各类空间规划均注重战略定位在引领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探索。

        安东娜
        万鹏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100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各类国土要素进行开发保护利用的基本依据,现行各类空间规划均注重战略定位在引领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依据城市自身的资源环境发展基础、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等为导向,对国土空间发展的战略发展定位就行研究,以期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定位、阜新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规划系统中的上位规划,其战略研究日益成为各类规划的核心内容。阜新市地处辽西城市群,作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期。
        1 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1.1区域优势
        区位优势。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辽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是联系京津冀、蒙东及吉林重要的重要通道。
        文化优势。阜新是辽西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厚重。“玉龙文化”精粹而深远,玛瑙文化绚丽绽放,佛教文化、矿山文化、篮球文化、温泉旅游文化,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优势。阜新市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实力逐渐强化。新能源、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依托连接辽西、蒙东及吉林交通节点的地域优势,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未来辽西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
        1.2机遇政策
        1.2.1国内国际新环境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际国内新形势、发展新环境的背景下,阜新将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需供给两端发力内循环,开辟新路径。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阜新对外开放带来新机遇。阜新将充分发挥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经济通道的重要节点作用,向外依托地缘优势和交通基础,积极构建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1.2.2区域政策新机遇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为阜新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指引。新一轮东北振兴对阜新提出了发展新要求,是阜新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要核心。
        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为阜新加强西向联络提供桥梁。辽宁提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强调释放阜新、朝阳、葫芦岛等城市区位优势。阜新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未来将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向西联系步伐。
        2 发展战略导向分析
        2.1加快区域协同发展
        南北向深入推进内蒙、吉林等地区沟通联络,向西借助辽西三市建设京津冀先导区的契机,加强阜新西向联系。向东积极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形成以高铁为媒双向融入的新发展格局。
        2.2严守资源本底红线
        在生态层面,阜新战略定位应厚植辽宁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优势,划定生态红线。农业层面,应强调阜新在辽宁主体功能区当中作为农产品主产区的区域职能。
        2.3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解决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探索优化未来发展方向。在全域层面应构建分级城镇体系网络,立足乡镇自身特色匹配区域职能,加快城镇化进程。
        2.4构建骨干交通网络
        开展对外交通网络布局,强调阜新作为区域交通节点的重要地位。站在自身区域视角,布局优化等级道路体系,开展各类交通设施工程建设,疏解城市交通压力。
        2.5开展民生攻坚建设
        保障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均等化服务,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打造高品质幸福宜居之城。


        3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3.1战略定位
        通过对阜新历史文化、资源环境、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将阜新定位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主要战略定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1落实国家政策
        落实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阜新作为省级重点开发地区的城市战略格局。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构建辽西林草畜牧设施农业,强化阜新作为辽西北低山丘陵生态安全屏障的区域职能,积极建设辽西北生态经济带。
        3.1.2突出门户区位
        未来阜新将会成为辽宁联络京津冀、内蒙、吉林等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依托阜新在新能源等方面的资源和产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形成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3.1.3推进转型赋能
        全力打造阜新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形成“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经济发展格局。
        3.2发展目标
        3.2.1“五城”
        (1)“玛瑙城”。凭借阜新作为玛瑙等矿产资源富矿区的优势,以十家子玛瑙集群产业园为重点,集中打造集设计创意、产品研发、包装物流、销售展示等多元一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国重要玛瑙产业基地。
        (2)“赛道城”。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模式,在开展矿山治理的前提下,创新性的利用废弃矿山集中开展汽车赛事,加快集生态保护、环境整治、文化旅游、设施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生态示范区建设。
        (3)“温泉城”。依托阜新地区南部盆地的天然地理优势,加快东梁温泉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重点保障生态景观、温泉疗养、绿色农业及温泉等业态发展,将阜新打造成为辽西“温泉养生+舒适疗养”胜地。
        (4)“篮球城”。凭借阜新深厚的篮球文化底蕴,继续加快阜新篮球学校建设,创新科学教学模式,注重优秀人才培养,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城市精神文化,打造靓丽城市名片。
        (5)“智能城”。围绕以阜新作为国家级智能无人系统基地和飞行营地为重点,携手国内高校院所,打造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智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使智能制造产业成为阜新转型升级的又一战略产业支撑。
        3.2.2“两市”
(1)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市。加快科尔沁等重点沙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地建设,将阜新打造成为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市,控制沙化南移,构筑沈阳都市圈生态安全屏障。
(2)华北东北、中蒙俄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充分发挥阜新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经济通道的重要节点作用,依托京沈高铁、京沈客专等重要交通网络,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辽满欧”、“辽蒙欧”等“一带一路”大通道构建。
        3.2.3“三基地”
(1)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强化阜新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重要战略区的发展潜力,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提升新旧动力转换,将阜新建设成为辽西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2)打造新能源示范基地。凭借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进一步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构建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打造智慧生态电网。
        (3)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4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定位为明确区域未来发展方向、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指导各类用地等提供有力支撑。就阜新市而言,未来不仅要落实区域职能,成为全国转型示范市,更要加强与京津冀、蒙东等区域间的协同联动,以获取更多的前景机遇和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珊,刘艳.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定位一般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07):70-72.                       
[2]杜澍,连欣.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03):7-12+48.
[3]方创琳.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与空间布局[J].干旱区地理,2019,42(01) :1-11.
[4]孙中溪,赵彪.镇江市发展战略与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 江苏 城市规划,2018(1):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