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余雯婷
[导读]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行为,在绿化、生态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桥梁等领域。

        余雯婷
        身份证号码:51100219840803****
        摘要:近年来,国内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行为,在绿化、生态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桥梁等领域。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分析了其技术原则及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河道工程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让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具有较为优越的生态效益。当然,在运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时,需要了解其原则,明白其作用,并对该技术有一定了解。
        1、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原则
        在生态护坡技术使用过程中,立足特定环境,以各类动植物为对象,提高对其固定的重视程度,更为高效地应用生物护坡系统,尽可能实现防洪排涝效果最大化。在此基础上有效应用生态植被根部系统,充分发挥其稳定性,以此丰富土壤养分,及时加固坡体,降低成本,并且形成具有较强可观性的景色,不仅治理河道,而且通过应用生态护坡技术,提高河道价值。在一些国家中,护坡技术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不过,我国尚且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存在较多问题,当设计生态护坡的时候,应该注意五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附近植物,紧密联系河道建设,分别以植物生长和环境为对象,提高对两者关联的重视程度,当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深入思考植物需求。第二,当设计生态护坡时,应该密切关注护坡,加强对其渠道以及堤防作用的思考,通过生态设计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第三,当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提高对环境美化的重视程度,为生态护坡提供重要保障,不仅使其达到刚建要求,而且实现环境兼容,尽可能将景观效果发挥到最大。第四,全面、深入探析水文水位,了解与掌握附近植物状况,确保所选择的植被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第五,以护坡生态系统为对象,选择与之相符的植物,充分分析经济效益,达到观赏人员所提出的亲水需求。
        2、河道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作用
        2.1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河道生态护坡可以实现河道堤岸进行保护,构建一片过渡区域。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对生态护坡进行合理应用,能够确保水域中生物多样性,使水域生态环境不会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而遭受破坏。河道护坡上存在高密度植被是水域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保护的一项关键原因。因此,进行生态护坡施工期间,要特别注意生态护坡植被的密度清空,同时要对当地生态需求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对植被具体密度情况进行确定,并且做好相应的施工。
        2.2景观功能
        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比较重视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平衡性,因此,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护坡工程对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在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的植被品种,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合理的的施工,修复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景观。值得注意的是,如若条件允许,可使用当地的天然材料施工,以确保能够有效连接周边生态环境,这在改善生态护坡周边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可避免自然景观不和谐,抑或是单一等缺陷的出现,尽可能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天然状态。
        2.3防洪防旱功能
        这里所提的防洪功能,其实就是指在雨水比较丰富的季节,河道水量上涨,对河岸带来较大压力,有可能让河岸出现坍塌等情况,进而诱发洪灾,而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堤岸起到加固的作用,降低河岸坍塌的风险,进而起到防洪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会在河岸种植一些植被,这些植物的根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储水能力,相当于一个小水库,变相的起到疏散洪水的效果,进而实现防洪目的。当然了,反过来,若面对雨水较少的季节,河道中水量偏低,严重的会形成旱灾,这时,植物根系所储存的水便可以释放出来,注入河道中,补充河道水量不足情况,进而起到防旱效果。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3.1自然原型护坡施工技术
        河道生态护坡中,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种植植被、施工等作业,对原有的生态环的改变较小,维持了自然原型的平衡,这类技术也常叫做自然原型护坡施工技术,这体现了生态护坡设计理念,强化了河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在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时,需充分考虑生态河道植物生长的适应性、自身净化性原则,合理的进行配置,在稳定堤岸、净化水体的同时,也需实现对河道及周围环境的美化。就现阶段来说,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植物种植大多使用的是乔木与灌木混搭方式,通过科学的搭配,可确保植物生长空间的合理性,这不仅可为植物生长的存活率提供保障,且对于其生态环境保护作用的强化也起着积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乔灌木的生长特性、稳定性等,通过对河道植物庞大根系的合理运用,可达到降低或预防河道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增强河堤抵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让该项目工程的生态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3.2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让护坡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常常会采用生态混凝土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对河道坡面来说,具有很好的加固效果。生态混凝土其实就是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及适量掺料等构成,在运用此类型的生态混凝土中,可基于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适当的添加保水剂,促使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有效结合,这不仅有利于确保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且还可提高岩石与土壤间的连接力,最终达到强化土壤抵抗冲击力的目的。针对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其对于水土保持起着积极的意义,合理的运用到河道治理中,通过相关作用的发挥,可进一步改善河道、土壤中种植的植被情况,有利于促进水土保持作用的提高。同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落实对植物中河道覆盖目标的加大,这可达到恢复当地生态情况的目的,可避免水利工程和自然环境间不和谐发展问题的发生。当然,在河道的护坡过程中,还可合理运用生态砖,进一步稳固堤岸。
        3.3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原有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坏,还可能带来一些污染,产生一些社会环境问题,故需要采用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应结合具体环境、水文条件进行作业。在修筑护坡时,应考虑坡度不合理等情况的出现,其角度以30至50°较为适宜。在此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河道具体情况,消除干扰因素,以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完成护坡建设作业后,需落实表层植被土壤铺筑,通常情况下,可应用喷施方法,期间可混合喷施草皮草籽,抑或是直接铺设草皮,以达到利用植被护坡的目的。在完成草坡修筑后,要定期展开对草坡的维护,考虑到草根系发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合理的运用草皮护坡,不仅可满足相关应用要求,且还能进一步强化生态护坡的稳定性,这在改善生态景观、预防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当然,在选择植被时,除了草皮之外,还可以考虑其他植被,混合使用,合理搭配。
        结束语
        通过多年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与改进中,生态护坡植物技术对于河道中的有害污染物有非常显著的去除效应,基本满足河道水质净化的指标。在生态护坡植物的交叉组合应用中、生态植物以及护坡土壤的搭配以及植物护坡技术的改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样鹏.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4):206-207.
[2]项远华.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技术要点与实践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56.
[3]王永波.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11-112.
[4]王玉阁.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的探讨[J].珠江水运,2018(10):92-93.
[5]李芳.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