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结构检测及其常见安全问题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蔡寒松
[导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对房屋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蔡寒松
        天津卓越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161
        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对房屋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建筑结构检测是非要重要的,它可以检测出整个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结构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出解决方案,希望对从业人员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安全问题;措施
1 建筑结构检测的原因
        在规定的时间条件下(标准设计、标准施工、标准使用及维护),建筑物需要达到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要求。在某种原因下,当建筑物没有达到某项功能要求或者产生了反向怀疑时,应该检测整个建筑物或者部分结构。普通情况下,出现以下问题,需要检测、鉴定建筑物。
1.1设计有误
        建筑工程在正常施工时,会出现建筑结构偏差现象,为了可以顺利验收,建筑工程应当对其结构及体系进行检测。关于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如果欠缺工程地质、地基等方面的知识,将无法掌握和精准计算出工程地基承载力以及结构载荷,严重者出现算错的情况。此外,某些设计人员对力学知识了解不彻底,造成结构内力计算错误。
1.2施工质量差
        某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经济效益,或者追赶工期,没有按照设计单位出具的图纸施工或材料强度、质量未按要求,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如: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材料、砌体结构中的砌块不达标,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出现裂痕露出纵向钢筋,砌体结构出现通缝、空心砌块等问题。
1.3使用或改造不当
        在无视国家规定标准、未经设计和精准核算下,对现存建筑进行加层改造,以至于建筑结构承压能力不足,出现建筑坍塌;另外,任意拆除承重墙或在承重墙上开洞也会使建筑物出现问题。
2建筑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
        建筑结构检测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建筑物是否出现位移、变形的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与原设计图纸一致,混凝土有没有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现象;构件与材料的强度参数;在本建筑物施工的周围、相邻处是否存在建筑工地;当遇到极端天气或者自然灾害时,建筑物能否经受住地质灾害,免受影响;既有的建筑结构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3建筑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
        建筑结构可检测范围较广,主要涵盖了结构力学性能、结构性能试验、构件尺寸等,一般有三种检测方法:
3.1钢结构检测
        钢材料本身具有的韧性和塑性使它的优势十分明显,比较突出,在建筑结构中有大范围的运用。所以,检测钢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它的质量、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以达到钢结构高质量的效果,使建筑工程安全有保障。当下,国内钢结构检测技术尚有许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够成熟。建筑结构检测还需要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技术。目前钢结构相关检测方法主要有涂层厚度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3.2混凝土结构检测
        混凝土结构检测中最常见的两种检测方法是钻芯法以及回弹法,用来检测材料强度。钻芯法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它是钻取混凝土芯样检测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但是对结构物有一定损坏,不能大面积检测。相比于钻芯法,回弹法是非损坏结构物的方法,不过在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时候,其回弹值不是特别灵敏,精准度没有钻芯法高。除此之外,拔出法也是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它跟钻芯法以及回弹法相比,比较中庸,准确度比回弹法高,损坏度比钻芯法低,近年来国内经常用拔出法来检测混凝土强度。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拔出法已经可以脱离提前预置锚固件,可以直接将硬化的混凝土上固定锚固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拔出法技术的逐渐成熟,日后一定可以成为和钻芯法、回弹法一样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3.3砌体结构检测
        目前,在建筑结构检测中,砌体结构检测方法主要有砂浆片剪切法、轴压法、扁顶法,前者属于间接法,后两者属于直接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检测砌体抗压、抗剪强度的常见方法,它能够将砌体强度参数直接检测出来,更能直观的检测出被检测工程的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1]但同时它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缺点:操作量大,对砌体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直接法有较强针对性,可以直接检测出结果,简洁明了。但另一方面对砌体的损伤使它自身属于破坏性试验。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将会慢慢被其他砌体检测方法所取代。
        (2)间接法
        间接法是通过对砌体的有关砂浆进行剪切检测,获得参数,并且通过公式演算,以推算出砌体结构强度。间接法相较于直接法,流程简单,对砌体结构损伤较小,但是由于间接法并没有直接检测砌体结构,所以它的检测结果不如直接法准确,有一定误差。
4建筑结构检测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为事后检测,房屋检测的工作难度高于施工阶段质量检测,技术含量要求更高。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结合起来的,如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电子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能够更加科学、快速、无损是目前检测技术需要提高以及改善的目标,所以需要研究新的更加先进、可靠的检测方法是以后检测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及方向。
4.1检测设备落后
        检测仪器在结构鉴定检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阶段,国内不少检测企业所用的检测仪器仍是已经老化或者过期的设备,以至于检测结构结论不准确。没有好的设备,将没有办法精准的检测出数据。我国的检测设备相较于国外的检测设备落后,所以,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以及有效性,检测企业应当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来进行结构鉴定检测,有条件的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检测设备,为工程检测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
4.2检测与规范相互分离
        与拟建结构设计相比,既有结构鉴定没有办法与真实存在的鉴定个体分开,鉴定既有结构是需要在现场检测分析之上检测的。一般情况下待检测项目有着多种检测方法,并且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检测数据以及独立的检测精度。比如对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出的数值,会有不一样的检测误差。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综合考虑不同检测方法对鉴定结果的影响。
4.3预测建筑结构剩余使用寿命
        考虑建筑寿命是现有建筑需要面临的问题,对现有建筑结构的评估主要是考虑结构的耐久性,是否可以长时间投入使用,通常情况下,要分析和考虑整个建筑时间因素的结构安全性以及适用性。在实际建筑中,结构工程师需要考虑这样问题:结构使用后的若干年,在有限的使用、维护条件下,结构是否可以不用加强、加固等措施也可以接着保持预定功能的时间。这是检测鉴定规范不得不分析以及回答的问题。
4.4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建筑业的一些建筑工人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缺乏学习的时间同时也缺乏学习的意识。而建筑结构技术又一直在更新迭代,所以他们根本不了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技术或者新问题需要怎么用、怎么解决,以及它们对工作的影响。检测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建筑结构的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建筑结构检测中,我们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还需要加强建筑工人的专业素养。
4.5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
        目前民用建筑的鉴定过程,主要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不过,这一规范的规定的系数主要是由设计方向出发得出,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与既有建筑的参数有着明显差异。就既有建筑结构,应多方面考虑,如真实结构特点、环境、承受力等,结合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建筑结构将拥有更加可信的依据。
5结语
        当下,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结构检测也逐渐被重视,建筑安全考核又越发严峻,为此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正在步步创新。建筑检测应考虑建筑结构整体的刚度、强度等进行,通过对整体建筑结构的分析,制定更加符合要求的检测计划,减少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勇.浅析建筑结构检测及其常见安全问题[J].中华民 居(下旬刊),2013(6):188~189.
[2]田凯.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建筑结构检测技术[J].四川水泥,2018(2):120.
[3]张海泉.浅析建筑结构检测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9).
[4] 吴明欣.浅谈建筑结构性能检测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
[5] 林雪辉.浅析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 20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